四、《诏书》没有避免边疆地区之独立作用 论文作者对相关理论评论道: (一)清代疆域是民国疆域参考的历史事实之一,但退位诏书却不可以作为民国对既有疆域实施统治的法律依据 退位诏书虽是一个法律文件,但其历史意义基本在于宣布清帝退位。 革命产生的新政权并不依靠继承法来确定 自己对既有领土实施统治的“合法”,因...
(1)根据材料一“1912年清帝退位诏书”,学生可判断是1912年或1912年前的一次革命,清帝退位就意味着中国没有了皇帝,废除了封建君主制.联系课本知识,学生就得出答案辛亥革命;第一小问知道了辛亥革命,第二三小问就好解决了,考查的是学生对相关史实的掌握程度.第二小问就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学生根据记忆可答出:三民...
教材第47页图片: A N AW RA R技 技 心众4林 月冬 .一◆清帝退位诏书【读图分析】 清帝退位诏书宣读的意义是什么?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探究点拨】 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 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 结束。
1912年2月12日,接到清帝退位诏书的袁世凯当晚便剪了辫子。在剪辫过程中,袁世凯不断哈哈大笑,显出异乎寻常的兴奋之态,与早上接诏书时判若两人。以下对袁世凯剪辫动机的分析
3 1912年2月12日,接到清帝退位诏书的袁世凯当晚便剪了辫子。 在剪辫过程中,袁世凯哈哈大笑,显出异乎寻常的兴奋之态。 以下对袁世凯剪辫动机的分析,正确的是( )A.革除陋习,移风易俗B.决裂清廷,革命到底C.提倡平等,亲身示范D.假意共和,骗取信任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3.D 【解析】本题考查袁世...
1912年2月12日,接到清帝退位诏书的袁世凯当晚便剪了辫子。在剪辫过程中袁世凯不断哈哈大笑,显出异乎寻常的兴奋之态与早上接诏书时判若两人。以下对袁世凯剪辫动机的分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