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追及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2.运用追及相遇问题解决复杂问题。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白板、黑板、多媒体设备; 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追及相遇问题的兴趣,如:“小明和小红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小明的速度是10m/s...
2.能够分析追及和相遇问题的条件,建立物理模型。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 1.追及和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 2.追及和相遇问题的基本规律 3.追及和相遇问题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如何建立追及和相遇问题的物理模型。 重点:追及和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规...
1.追及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条件: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着同一路线运动,且初始速度不同,要求追上并超过另一个物体。 2.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条件:两个物体从不同地点出发,沿着同一路线运动,要求在某一点相遇。 3.追及与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利用位移方程、速度方程等物理公式,结合图象分析,求解物体在追及或相遇过...
利用函数法分析追及相遇问题的思路设相遇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位移x关于时间t的二次函数关系,由此判断两物体追及或相遇情况.①若Δ>0,即有两个解,说明可以相遇两次;②若Δ=0,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③若Δ<0,说明追不上或不能相遇.返回目录专题二追及相遇问题...
怎样(zěnyàng)解决追及相遇问题? 1、基本思路: 分析两物体运动过程 画运动示意图 由示意图找出两物体 位移关系 列出两物体位移关系 及时间速度关系方程 联立方程求解 并检验 2、常用(chánɡ yònɡ)方法: 图象(tú xiànɡ)法 公式法 第2页/共28页 ...
追及和相遇问题专题教案追及问题和相遇问题专题 学习目标: 1.知道两种问题的各种处理方法 2.能归纳两种问题的临界条件 3.理解数学方法和图象法在处理物体问题中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追及问题的实质就是:当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分析讨论两物体在同一时刻是否能达到同一空间位置的问题.在分析追及...
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和处理追及与相遇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分析两个物体追击、相碰的运动 教学难点:会分析两个物体追击、相碰的运动 【课时】1课时 【典型例题】 1、1、甲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 m/s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时开始...
内容提示: 运动图象及追及相遇问题教案(第 3 课时)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 1.直线运动的图象 1. 直线运动的 xt 图象 (1)意义: 反映了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意义 ①斜率大小: 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 ②斜率的正负: 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 (3)两种特殊的 x ...
追及和相遇问题 教学案.pdf,追及和相遇问题 1.解答追及和相遇问题的三种方法 情景 抓住“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这一关键,认真审题,挖掘题目中的隐 析法 含条件,建立一幅物体运动关系的情景图 函数判 设相遇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位移x 与时间t 的
《追及与相遇问题》教案 舟山中学贾艳萍 一.教材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接触到这类运动,比如说运动会长跑比赛、马路上汽车追尾等,这都属于追及类问题。虽然这类问题在高考中不作要求,但实验班的学生来说,作为提高和拓展,多了解一些,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生活中的追及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