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书赋》凝聚了窦泉不少的心血,宋代朱长文于所编《墨池编》所录本赋上之末按云:“窦泉之赋虽风格非古,其勤博亦可尚矣。”其兄蒙记其撰《述书赋》时“精穷旨要,详辨秘义,无深不讨,无细不闻。……注解分析,皆凭史传。”这实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干禄之文所能...
唐代书法家窦臮《述书赋》是一部详尽的书法史论著作,跨越了自上古至唐代的历史长河,收录了二百七位书法家的作品,展示了书法的演变和发展。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书法艺术的细致记录,更是对文化传承的珍视和反思。窦臮在书中深入剖析了每位书法家的风格特点,对书法艺术的精髓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特别强调了书法在唐代天宝...
窦蒙注。窦臮,字灵长(考《述书赋》之末窦蒙之文,称“吾第四弟尚辇君,子灵长翰墨,厕张、王……”,其字似应为“子灵”,更兼其兄窦蒙字为“子全”,故存疑),扶风(今陕西扶风)人。曾官至检校户部员外郎、宋汴节度参谋。窦臮“文章凌班、马”,“词藻雄赡,草隶精深”,“学究天人,才通诂训”,平生著碑志...
述书赋(上)论周至唐一十三代,工书史籀等二百七人,署证徐僧 权等八人,印记太平公主等十一家,述作梁武帝等十家, 征求宝玩韦述等二十六人,利通货易穆聿等八人。古者造书契,代结绳,初假达情,浸乎竞美。自时阙 后,迭代沿革’朴散务繁,源流遂广,渐备楷法,区别妍 媸。洎于我唐,天宝末,国有...
蒙的职官,见之于《述书赋》者有三:一、“吾兄”条下注:“家兄字子全,司仪郎,南安都护。”二、印记“审定窦蒙”条下注:“议郎窦蒙书印。”三、“仰仪郎之区别”条下注:“家兄锐思穷源,增辉改观。”又《语例字格》后题记,曰:“大历十年...
文后附有其兄窦蒙(字子全,生卒年不详)所作《五言题此赋》一首和《(述书赋)语例字格》(又名《字格》)一文,前者系对胞弟窦臮之怀念,后者则“结语立言,曲申幽奥”,对理解《述书赋》确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如注“天然”曰:“鸳鸿出水,更好容仪”。注“质朴”曰:“天仙玉女,粉黛何施”。注“斫磨”...
[说明]窦臮,唐代天宝年间书法家。字灵长,窦蒙弟,扶风 (今陕西麟游以西)人。官至检校户部员外郎、宋汴节度 参谋。工书,尝作《述书赋》。窦蒙云:吾弟灵长翰墨师 张、王,草隶精深。 窦蒙,唐代书法家,字子全,窦臮兄,官至试国子司 业兼太原县令。《述书赋》曰:吾兄书包杂体,首冠众贤, 手倦日瞥,瞬息弥年...
《述书赋》是唐代的一篇长赋,也是历代仅存的有关书法的长赋,具有特别的史料价值。最早被收入唐张彦远的《法书要录》,后又被收入宋朱长文的《墨池编》和陈思的《书苑菁华》。清代编《全唐文》《佩文斋书画谱》《四库全书》,也都收录此赋。本次整理,以清雍正朱氏就闲堂刊《墨池编》本为底本,以津逮秘书本《法...
窦臮、窦蒙《述书赋》(下)(接上)爰及陈氏,霸先创业。盘桓有威,牢落无则。等王师凭怒,挫衄攻劫。嗟文炀而不知,徒染毫而败法。(陈霸先,颍川人,文赞子,历梁司空丞相,封为陈公,后受禅即位,称陈武帝。今见批沈格启行书四行。文帝,讳茜,字子华,武帝子。见批陆琼行书三行。炀帝,讳叔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