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
“连峰去天不盈尺”出自唐代李白的《蜀道难》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ián fēng qù tiān bù yíng chǐ 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连峰去天不盈尺”诗句出处《蜀道难》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名句类型:唐诗三百首山水抒情 更新时间: 2025-02-05 19:20:11 ...
“连峰去天不盈尺”出自宋代林正大的《括江神子》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ián fēng qù tiān bù yíng chǐ 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连峰去天不盈尺”诗句出处《括江神子》 朝代:宋代 作者:林正大 名句类型:写景送别 更新时间: 2025-01-11 17:27:32 ...
“连峰去天不盈尺”这句诗,在修辞手法上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夸张在于将山峰与天空的距离描述得如此之近,仅仅“不盈尺”,这种超乎常理的描绘,却成功地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拟人则体现在将无生命的山峰赋予了与天空相接、仿佛触手可及的生命力,使得整句诗更加生动形象...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这句诗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期间,应友人请求而作,以描绘蜀地山川的雄伟壮丽与道路之艰险为主题。李白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蜀道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融为一体...
答:连峰去天不盈尺,___枯松倒挂倚绝壁___。(李白《蜀道难》) 考查知识点:默写 思路分析与延伸: 译文: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诗文: 《蜀道难》(唐)李白 噫吁嚱!,危呼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 西...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本句意思是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飞流撞击着巨石在山谷中滚动像万壑鸣雷一般。这四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开始是山峦起伏、...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出自唐·李白《蜀道难》 【译注】群山连绵起伏,巍峨高耸,陡峰林立,距离青天不满一尺。古木参天,苍老的松树宛如倒挂在悬崖绝壁之巅。诗人以奇特的想象,洗炼的语言,高度的夸张,描绘出蜀地群山峰高景奇的壮巍景象。真可谓“无人迹处有奇观”。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险峰绝...
课内文言翻译。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答案 连绵的山峰距离天不到一尺,倒挂的枯松斜倚在陡直的绝壁。急流瀑布争相发出轰响声,水撞击山崖,使石头翻滚而下,发出雷鸣般的巨大声响。相关推荐 1【题目】【题目】【题目】【题目】 2课内文言翻译。 连峰去天不盈...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出自《蜀道难》。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拓展与延伸:《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全诗二百九十四字,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诗中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