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基于样品中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在近红外区域的振动和转动引起的光吸收现象。每个化学物质都有其独特的光谱特征,因此可以通过比对样品的光谱和已知物质的光谱数据库来确定样品的成分和含量。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非破坏性,不需要对样品进行任何物理或化学处理;其次,快速性,一般只需几...
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 近红外光谱分析利用物质吸收或反射近红外光时产生的特征光谱来分析物质的成分和性质。近红外光谱分析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理: 1.分子振动吸收原理:物质中的化学键振动会引起近红外光的吸收,吸收峰的位置与化学键的特异性有关。 2.红外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原理:物质吸收了红外光后,其分子内部发生改...
1、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原理及应用1简介近红外光(nearinfrared,NIR)是介于可见光(VIS)和中红外光(MIR或IR)之间的电磁波美国材料检测协会(ASTM将近红外光谱区定义为波长780-2526nm的光谱区(波数为12820-3959cm1)习惯上又将近红外区划分为近红外短波(780-1100nm)和近红外长波(1100-2526nm)两个区域。从20...
现代近红外光谱是一种间接分析技术,是通过校正模型的建立实现对未知样本的定性或定量分析。图1给出了近...
《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原理、技术及应用》2021年3月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是李卫军。这本书讲述了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技术,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理论基础。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技术,深入阐述了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理论基础,并围绕近红外光谱分析中需要使用的方法和技术,层层展开,...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 光是一种波,把波长780~2526nm的光定义为近红外光。近红外光谱技术主要利用的是780~1100nm的透射光谱和1100~2526nm的反射光谱获得的。 近红外光谱仪发射一道光照在样品上,样品把这道光反射回来被光谱仪的吸收。吸收的光谱经过分析计算后与模型库里面的光谱数据进行对比,给出检测结果, ...
近红外光谱分析作为一种现代快速无损分析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目前的研究较多偏于应用,深入的理论分析相对较少,影响了其在我国的准确运用。《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技术与应用》立足于作者团队近30年来从事近红外光谱分析研究的经验与思考,从应用物理与应用光谱的视角出发,围绕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的物理过程与...
《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技术与应用》提出了近红外光谱分析的“真实光谱” 与“表观光谱”等概念。样品的真实光谱唯一决定于样品特征,决定了分析应用的范围;表观光谱是指实际测定的样品光谱,其中除了包含样品待测量的确定信息外,还包含了仪器参数、环境参数、进样参数、样品背景成分等不确定的信息。分析过程中它们...
近红外光谱分析原理、检测及定标技术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