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总结 1.实验目的:通过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实验,了解空气中的微小扰动,如风,将对光的传播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干涉图像。 2.实验原理: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光学仪器,可以把一束平行光分成两组光束,并将它们经过延迟和反射后并行传播,从而产生若干干涉条,用以检测光线的扰动。 3.实验结果:根据...
迈克尔逊干涉仪干涉现象实验报告总结 g2是一面镀上半透半反膜,m1、m2为平面反射镜,m1是固定的,m2和精密丝相连,使其可前后移动,最小读数为10-4mm,可估计到10-5mm,m1和m2后各有几个小螺丝可调节袭其方位。当m2和m1’严格平行时,m2移动,表现为等倾干涉的圆环形条纹不断从中心“吐出”或向中心“消失”。
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报告 篇一:物理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误差分析及结果讨论 实验总结:1.在实际测量中,出现了一下情况:随测量次数的增多,圆心位置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是与理论相悖的,原因是由于M1与M2’未达到完全平行或调整仪器时未调整好,而且圆心偏移速度越快越说明M1与M2’平行度越差。2.在测量完第一组...
迈克尔逊干涉仪大学物理实验总结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一、引言 迈克尔逊曾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做了三个闻名于世的实验:迈克尔逊-莫雷以太漂移、推断光谱精细结构、用光波长标定标准米尺。迈克尔逊在精密仪器以及用这些仪器进行的光谱学和计量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上做出了重大贡献,荣获1907年诺贝尔物理奖。迈克尔逊干涉仪设计...
由S 1和S 2辐射的波将在像屏L 上出现干涉图样。 迈克尔逊研究性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摘要:迈克尔逊干涉仪是迈克尔逊根据光分振幅干涉原理制成的 1 / 13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精密测量仪器,迈克尔逊仪可以精密测量查长度及长度的微小变化, 迈克尔逊和他的合作者利用这种干涉仪用它进行了许多著名实验, ...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总结计划.docx,“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引言】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 (A.A.Michelson) 发明的。 1887 年迈克尔逊和 莫雷 (Morley) 否定了“以太”的存在, 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提供了实验依据。 迈克尔逊 用镉红光波长
【实验原理】 1.迈克尔逊干涉仪结构原理 图1是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图,点光源 S发出的光射在分光镜G1,G1右表面镀有半 透半反射膜,使入射光分成强度相等的两束。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掌握迈克尔孙干涉仪的原理及调节方法。 2。测定激光波长. 二、实验原理:1。仪器的构造:图 40—1 为干涉仪...
今天,迈克耳孙干涉仪已被更完善的现代干涉仪取代,但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基本结构 仍然是许多现代干涉仪的基础。 【实验目的与要求】 1.学习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原理和调节方法。 2.观察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图样。 3.用迈克耳孙干涉仪测定 He-Ne 激光束的波长和钠光双线波长差。 【实验仪器】 迈克耳孙干涉仪,He-N...
1、迈克尔逊和法布里-珀罗干涉仪文摘: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精密光学仪器,在现代物理学和现代计量技术中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我们可以熟悉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掌握其调整方法,了解电光源非定域干涉条纹的形成、特征和变化规律,并利用干涉条纹的变化来测量光源的波长和空气的折射率。本实验报告简要介绍了...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实验的误差分析 ①实验中空程没能完全消除;②实验对每一百条条纹的开始计数点和计数结束点的判定存在误差;③实验中读数时存在随机误差;④实验器材受环境中的振动等因素的干扰产生偏差。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实验目的 (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学结构及干涉原理,学习其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