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过探先.余之培养植棉人才方法,《中华农学会报》二卷七期. 16 过探先.办理农村师范学校的商榷,《农学》一卷二期. 17 过探先.金陵大学农林科之发展及贡献,《金陵光》十六卷一期. 18 过探先.农业训育问题,《农林新报》,一一五期. 19 过探先.农作物教授大纲之商榷,《农学》一卷三期. 20 过探先.中国之农业问题...
过探先(1886—1929),农学家、农业教育家。他在20年代创办国立东南大学农科和金陵大学农林科,造就了一批我国早期的农林科技教育人才,还在开创江苏教育团公有林、建立植棉总场和开拓我国棉花育种工作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他积极参与中国科学社和中华农学会的创建工作,是我国现代农业教育和棉花育种事业的开拓者...
过探先(1887年~1929年),教育家,农学家。中国现代农业教育先驱,中国现代农林科技的先驱。开创了中国近代大面积造林与植棉事业。 江苏无锡人。 留美康乃尔大学农学硕士。1915年回国,任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
过探先(1886—1929),农学家、农业教育家。他在20年代创办东南大学农科和金陵大学农林科,造就了一批我国早期的农林科技教育人才,还在开创江苏教育团公有林、建立植棉总场和开拓我国棉花育种工作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他积极参与中国科学社和中华农学会的创建工作,是我国现代农业教育和棉花育种事业的开拓者。 过探先,1886年(清...
过探先,生于1886年(清光绪12年)的江苏省无锡县八士桥镇,早年丧父,由其母抚养长大。他聪慧异常,刻苦学习,9岁时已学完五经,13岁时文章已焕然成章。他不局限于章句之学,独爱科技艺术书籍,尤其关注专门学术。22岁时进入上海中等商业学校,后改入苏州英文专修馆专攻英文,两年后转入南洋公学。1910...
在 120 年办学历程中, 南农人始终走在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前列,扎根中国大地,谱写了大学与大地结合的壮丽史诗。 为修编新版校史,学校对南农“大先生”生平业绩进行系统整理,与先贤亲属一起陆续出版金善宝、过探先、傅焕光、樊庆笙、章之汶等文集传记,以期挖掘他们学农报国的科学家精神,为知农爱农情怀教育提供活教材。
过探先是一位在农业科学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其主要论著涉及多个方面,从棉种选择到农作物教授大纲,从美国之森林到吾国棉产问题,从永久农业与共和到英国田制之变迁,他的著作丰富多样,涵盖了农业科学的多个分支。在他的著作中,过探先深入探讨了棉种选择、中美棉异同、爱字棉驯化育种、常阴沙棉育种等...
无锡县文史纪念荣宗敬诞辰120周年。 丁福保先生年表。 纪念丁福保先生。 朱士嘉传略。 荣月泉先生传略。 热爱事业 奋斗不息——余石帆传略。 为水利事业奋斗终生——余诚模传记。 农艺家过探先先生。 举报 诸水本先生事略。 为出版事业奋斗一生的华昌泗。 雕塑名家倪小迂。 高士家风 云林笔墨——缅怀舅父倪小迂...
#夜读# 陶公衡跟过探先是同年留美,现在就是搞清楚陶公衡和陶伯勤的关系了 û收藏 转发 1 ñ赞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1277关注 181粉丝 4630微博 微关系 他的关注(1273)
1914年6月,中国科学社成立。在康奈尔大学的校园里,中国留美学生任鸿隽、赵元任、胡明复、秉志、周仁、过探先、金邦正、章元善、杨铨九人成立了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社创立的初衷,旨在“以传播科学提倡实业为职志”。一百多年后的今天,OpenDILab效仿前辈,同样以传播科学为己任,促进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