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拜年 大年初一最主要的活动和风俗,就是拜年。人们见面以后,都会笑容满面地拱手抱拳互相拜年,祝福“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在这一天,家里人拜完年后,就会出门给宗族长辈、邻里乡亲去拜贺。2、迎婿日 大年初二,一般情况下,女儿、女婿都会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女婿是丈母娘家的座上宾,什么活儿都不用干...
正月初六是马日,马到成功,人们在这一可以开始出门做生意了。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开门迎客自然要扫除垃圾,接着“送穷”,“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就是祭送穷鬼或穷神。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身材赢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
正月初一这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时至今日,许多地方还保存着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
传统年俗中,初一拜年一定是长辈或者左邻右里,一般不出远门去拜年。除夕守岁后,初一早上人们开门互相道贺“新年好!平安吉祥...”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一的习俗是放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聚财等。 而大年初一这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
正月十五 习俗: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人们会吃元宵(汤圆)来庆祝团圆和美满。同时,也会观赏各种花灯和猜灯谜等活动来增添节日气氛。 象征意义:为灯节,寓意着光明和希望。 以上就是春节期间从初一到十五的主要习俗和象征意义。这些习俗和象征意义不仅丰富了春节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人们对美...
初一到十五春节习俗 初一(春节):开门红:早晨放鞭炮,象征驱邪迎祥。拜年:人们穿着新衣拜访亲朋好友,互相祝福。压岁钱:长辈给晚辈红包,寓意把好运和祝福传递给下一代。初二:回娘家:已婚女儿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初三:赤口:传统认为这天容易发生口舌之争,人们避免拜年和访友。初四:接灶神:传说这一天...
正月初一:不扫地或倒垃圾,以免扫走或倒掉好运气。如果确实需要清洁,应从外面扫到里面。忌打破物品,因为这可能意味着破财或破产。小孩子不应说出不吉利的话。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须带礼物并留宿吃饭,但在晚饭前必须返回夫家。正月初三:被称为“赤狗日”,不宜外出拜年,以防口角争执。正月初四:是祭...
一、大年初一:在大年初一这一天,晚辈要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传说用它可以压住邪祟,保证晚辈平安度过新的一年。二、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和夫婿、孩子同行回娘家,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要带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小孩。传统上认为单数不吉利,所以带的礼数要成双。三、大年初三:传说...
过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 01大年初一的习俗是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聚财等。大年初二是去亲友家拜年、祭财神、吃馄饨等。大年初三是媳妇回娘家的日子。大年初四是迎接灶王爷。大年初五是迎财神的日子。初六是送穷神、大扫除、喝素菜汤。初七是修养生息、安顿身心。初八是放生祈福的日子。初九是祭祀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