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洛维夫人的眼光,透过她自己的时代,穿过时光,进入遥远的未来,很多人都还在干着同样愚蠢的事情,他们做事情不是为了事情本身,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的看法,他们的生活,不是自己的,而是别人的。02 孤独中有一种崇高,一种亲朋好友永远也理解不了的自由。《达洛维夫人》描述了克拉丽莎的一天,其实也是她一...
达洛维夫人的创作者 ··· 弗吉尼亚·伍尔夫 作者 作者简介 ··· 弗吉尼亚·伍尔夫 1882-1941 英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出版商,20世纪伟大的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文学先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著名文人团体“布鲁姆茨伯里派”的组织者。她革新英语语言,摒弃传统小说结构,尝试用意识流的...
《普通读者》描述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让人摸不着北的异质,然而她也从他们的作品中寻找无法在维多利亚时代小说中寻得的资源。她关于契诃夫小说的描述,可以是对《达洛维夫人》的自述:“一旦眼睛习惯了阴影,关于小说的‘结论’,一半都消失不见了,它们就像在背光照耀下的幻灯片,俗艳,刺眼,浅薄……...
伦敦 弗吉尼亚·伍尔夫 《达洛维夫人》 弗吉尼亚·伍尔夫 在改良俱乐部和友人就进行环球旅行打赌之后,斐利亚·福克大步走回他几条街外、位于萨维尔街7号的家,取些衣服,也捎上他刚雇的侍从路路通。半道上,他穿过半个世纪后克拉丽莎·达洛维将要走过的路线(要是她,抑或他,真的存在),那天早上,她去附近的邦德街为傍晚...
战争83:伍尔夫《达洛维夫人》解读(CHITA.2024.06.24) (一)前言 要弄清楚《达洛维夫人》到底是在表达什么,恐怕最简洁且有说服力的方法是直接对其中的关键人物进行文本上的、逐项的引用分析,这样可以避免以偏概全。此出发点基于二种截然不同的规避,首先规避其它外部评论者的没有证据的读后感,其次规避作者自身在事后才...
《达洛韦夫人》摘要 《达洛韦夫人》主题 1. 隐私、孤独和沟通 2. 社会批评 3. 时间 4. 心理学和...
而这部电影的灵感源泉,正是《达洛维夫人》这本书。📖 书籍概述: 作者伍尔夫希望用一天的时间来描绘达洛维夫人的一生。这本书的时间线从达洛维夫人早上买花到晚上参加宴会,仅仅一天的时间。通过现实与回忆、自己与他人、心理与意识的不断切换,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意识流写作风格。
《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是由弗吉尼亚·伍尔芙在1925年发表的一部长篇意识流小说。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可能来源于作者的一位朋友奥托琳·莫瑞尔(Ottoline Morrell)女士。 小说描述了主人公克拉丽莎。 达洛维在一战后英国一天的生活细节。该小说作为伍尔芙的代表作之一,被时代杂志评为1923-2005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一。
达洛维夫人的创作者· ···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者 王家湘译者 作者简介· ···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1882年生于伦敦的一个书香名门之家。 22岁时开始在《泰晤士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代表作有小说《雅各布之屋》《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海浪》;文学评论集《普通读者》和女权问题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