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官职>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置行省于北京(今内蒙古宁城西),称北京行省。二年罢。六年,又置行省于东京 (后改辽阳,今属辽宁省),称东京行省,后徙治北京,十五年罢。二十三年,再立东京行省,同年罢。二十四年,设辽阳等处行中书省,简称辽阳行省,秩从一品,领东北七路一府军民政务,...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七、府一,属州十二,属县十。徒存其名而无城邑者,不在此数。(本省计站一百二十处。) 辽阳路,(上。)唐以前为高句骊及渤海大氏所有。梁贞明中,阿保机以辽阳故城为东平郡。后唐升为南京。石晋改为东京。金置辽阳府,领辽阳、鹤野二县;后复改为东京,宜丰、澄、...
元朝时期,辽阳等处行中书省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调整。山北辽东道下辖的辽阳路,最初为金东京路总管府,至元六年(1269)改名为东京路,二十五年(1288)又改回辽阳路。辽阳路下设有多个县,如辽阳县、鹤野县(后并入辽阳县)、宜丰县(省入辽阳县)、岩州(元初全州省入辽阳县)等,以及岩州的...
辽阳行中书省是元朝中国本部10个主要行中书省之一,但不包括征东行省。它的管辖区域十分广泛,涵盖了今天的辽宁省、吉林省以及黑龙江省,还包括了黑龙江流域(有人认为直到北冰洋)、乌苏里江以东直到日本海的广大地区。此外,它的版图还延伸到朝鲜半岛北部,包括东宁府、双城总管府和耽罗军民总管府在内的...
历史民族史>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 元地方政区名。简称辽阳行中书省、辽阳行省。至元元年(1264),蒙古汗国首置北京行省(治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名城),镇抚辽东、西地区,旋改置宣慰司,直属中书省。六年(1269)又立东京行省,治东京(今辽阳市),后徙治北京。元取全国政权后,于至元十五年(1278,一作八年)又改置辽东道宣慰...
结合所学可知,“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日河南,曰陕西,日四川,曰甘肃,日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日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路- -百八十五,府三十三”。材料中描述的制度是元朝的行省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开创行省制度。元朝把...
“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日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日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日征东,分镇瀋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扰司十五,县一千一百二十七。”材料中这一制度的作用有( )①这是加强统治的一项行政制度②有效地对边疆地区朝廷控制和管理③有利于国家的...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历史地名: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历史上的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历史地名, 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置,治所在东京路(后改辽阳路,治今辽宁辽阳市老城)。辖境西至滦河、辽河、嫩
题目【题文】“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日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材料中描述的制度是 A.西周分封制 B.秦朝郡县制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元朝行省制答案【答案】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