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传来胡笳一声,令人肠断欲绝。 此词是一首反映边地戍卒思归情绪的小令。开篇“边草”两字重叠,既是词调格律的要求,又使人联想到一望无际的草原,显示出空间的寥阔,同时点明边塞的地理环境,渲染了荒凉的气氛。接着“边草尽来兵老”一句,写时间之悠长,边草一次次从生长到枯萎,戍卒年年盼归,从青年到衰老。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转应曲戴叔伦①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注】①戴叔伦(约732--789),字幼
调笑令·边草[唐]戴叔伦边草①,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调笑令·胡马[唐]韦应物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注释】①边草:边塞之草。②跑:指兽蹄刨地。19.下列对这两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边塞的野草啊,边塞的野草!野草枯尽时。戍边的兵士已老。山南山北雪后放睛,千里万里处处月明。明月啊,明月!远处传来胡笳一声,令人肠断欲绝。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边地戍卒思归情绪的小令,这类题材在唐中多得不可胜计,但在词中却很少见。盛唐时代的诗人们都向往到边塞建功立业,所以岑参等人笔下的边塞风光无比壮丽...
调笑令·边草,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译文:边塞的野草啊,边塞的野草!野草枯尽时。戍边的兵士已老。山南山北雪后放睛。注释:边草:边塞之草。此草秋天干枯变白,为...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初霁,千里万里月明皎。明月皎,明月皎,胡笳声起愁心绕。【译文】边塞的野草啊,你们见证了多少戍边将士的青春与沧桑。随着你们的枯黄与凋零,这些英勇的兵士也渐渐老去。山南山北,大雪初晴,天空一片明净,唯有皎洁的月光照亮了他们的归途。然而,那远方的胡笳声,却无...
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各题。 调笑令•边草(唐代)戴叔伦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茄一声愁绝。(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
通过边草、白雪、明月,烘托了兵士静夜思归的心境。译文:边塞的野草啊,边塞的野草!野草枯尽时。戍边的兵士已老。山南山北雪后放睛,千里万里处处月明。明月啊,明月!远处传来胡笳一声,令人肠断欲绝。 这是一首反映边地戍卒思归情绪的小令,这类题材在唐诗中多得不可胜计,但在词中却很少见。盛唐时代的诗人们都...
接着“边草尽来兵老”一句,写时间之悠长。边草一次次从生长到枯萎,戍卒年年盼归,从青年到衰老。值得注意的是以“草尽”烘托“兵老”,还暗寓着统治者把戍卒当作“边草”一样看待的意思,表现出作者对统治者不管戍卒死活的斥责和抗议,寄托着对戍卒遭遇的深切同情。 中间一联对句,非常工整。“山南山北雪晴,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