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辩证的方法编辑编辑源代码 主条目:辩证 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 导航...
辩证论治 A+医学百科>> 辩证论治 辨证论治(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又称辨证施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 辨证即是认证识证的过程。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映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部分。所谓“辨证”,就是分析、辨别、认识疾病的证候;“论治”则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经过研究、考虑而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辨证是决定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解决疾病的手段,也是辨证的最终目的。 分析、辨别、认识疾病的证候;“论治”则是在辨证的...
论治又称为“施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 因此,辨证和论治在诊治疾病过程中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也是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 总的来说,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
1、中医为什么要辩证论治?所谓“辩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到的病史资料、现有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归纳,判断为某种疾病性质“证侯”的过程。在中医里,有“征”和“症”之分。“症”指的是“症状”。比如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气短……等等。而“证”则是却是机体在疾病发生和...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疾病的思维方法和过程,以下是其详细的名词解释: 一、定义 辨证论治,又称为辨证施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相互联系且不可分割的过程。它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二、辨证 含义:辨证即是认证识证的过程。证是对机体在疾...
因此,辨证论治就是中医学里的“诊断治疗学”。它首先是在整体观念和动态平衡观念下进行的,是中医学里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注意:“辨证”不同于“辩证”;“辨”是辨别,“辨证”是中医学里的专用名词;“辩证”是辩论,是哲学里的名词,慎勿相混。)中医的“证”是包括了病原病因,病人体质对该病的抵抗力...
所谓辨病论治,是指确立疾病的诊断后,根据疾病确立治则治法。如治疗疟疾用青蒿、治疗痢疾用黄连等为辨病论治。辨证与辨病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辨证是对证的辨析,以确定证为目的,进而对证进行治疗;辨病是对病的辨析,以确定病为目的,进而对病进行治疗。正确运用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的原则,关键在于辩证地...
辩证论治是什么意思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学对疾病进行研究和处理的一种特殊的方法,故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辨证论治的概念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疾病的性质、疾病的...
有人提出,中医只要谨守辩证论治即可,很排斥辨病,像一些名老中医甚至提出了现在的中医不应该学习西医,只要学习中医,只要跟师学习就行了。学习西医的病理、检验等方法对中医发展没用,甚至会打乱学生的“中医思维”,会起到反作用!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榜样,他们对西医知之甚少,临床中却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