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天不亮便须进入理政与朝会程序,这被清人概括为“辨色视朝”。本书尝试疏通晚清时期中央政府的政务流程与决策过程中诸多细节,包括清代三种朝会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决策中的作用,政务文书的产生和流转过程,垂帘听政、训政、归政时期皇太后、皇帝、军机处各自的权限,晚清的“廷议”,新政时期内阁与军机处的改革,...
清代的政务运作,可体现为文书的流转过程,而最重要的政务文书题本与奏摺,又是朝会的主要内容。朝会与文书,是政治决策的要素及具体的呈现。君臣天不亮便须进入理政与朝会程序,这被清人概括为“辨色视朝”。本书尝试疏通晚清时期中央政府的政务流程与决策过程中诸多细节,包括清代三种朝会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决策中的作用,...
在清朝,君主常是凌晨便起,批阅奏摺,一年到头少有停歇;军机大臣不顾年迈,每日做足准备,入内接受政策咨询,卒于任者不乏其人;递呈奏摺的部院大臣,同样如此。 而书名“辨色视朝”一词来源于《礼记·玉藻》:“朝,辨色而入。君日出而视之,退适路寝听政,使人视大夫。”这一词语多次被大臣引用,甚至被醇亲王奕...
《辨色视朝:晚清的朝会、 文书与政治决策》 清朝的政务决策,可分为朝会、文书两大要素。朝会与文书处理,不仅涉及皇帝、军机处、各机构的权力关系,同时也是政务决策形成的全过程。清朝最后五十年,因皇帝皆幼年继位,加之西潮冲击,政府组织结构变革剧烈,朝会、文书与政务决策程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本书通过众多...
《辨色视朝》 作者:李文杰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年11月 撰文丨宋晨希 一直以来,史学界对制度史的关注,多集中在以唐宋为中心的中古时代。这几年有关唐宋制度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如平田茂树提出“政治空间与交流”,注重皇帝举行政务的“场”;邓小南提出“活的制度史”,关注作为过程与关系的制度史。大家都意识...
李文杰的《辨色视朝:晚清的朝会、文书与政治决策》则弥补了这一空缺。 该书以“辨色视朝”为题,这个成语语出《礼记·玉藻》:“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视之,退适路寝听政,使人视大夫。”大意是天方明君臣便已开始理政。清朝时,“辨色视朝”成为“一项凸显勤政的清朝祖制代代相传”,醇亲王奕譞曾言:“辨...
清代的政务运作,可体现为文书的流转过程,而最重要的政务文书题本与奏摺,又是朝会的主要内容。朝会与文书,是政治决策的要素及具体的呈现。君臣天不亮便须进入理政与朝会程序,这被清人概括为“辨色视朝”。本书尝试疏通晚清时期中央政府的政务流程与决策过程中诸多细节,包括清代三种朝会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决策中的作用,...
文章来源:《读书》2022年1期李文杰探讨晚清朝会与文书制度的新书有一个有趣的名字:“辨色视朝”。这个出自《礼记·玉藻》的典故,说的是君臣天色方明即开始理政, 具体到晚清,醇亲王奕列举他所亲见亲闻的几位皇帝的作息时间表,说道光年间“每日请驾,例于寅正三刻(4:45);咸丰年间召见, 常在卯辰之交(7:00...
李文杰探讨晚清朝会与文书制度的新书有一个有趣的名字:“辨色视朝”。这个出自《礼记·玉藻》的典故,说的是君臣天色方明即开始理政, 具体到晚清,醇亲王奕列举他所亲见亲闻的几位皇帝的作息时间表,说道光年间“每日请驾,例于寅正三刻(4:45);咸丰年间召见, 常在卯辰之交(7:00),盈廷诸臣皆系卯正(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