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
厥阴病所表现的证候特点是,口渴,饮不解渴,得水则消,自觉逆气上冲心胸,心中疼痛并伴灼热感,有饥饿感但无食欲,勉强进食就会出现呕吐蛔虫的现象。如果泻下,就会导致下利不止。(326) 厥阴中风证,脉象微浮是将要痊愈的表现,脉不浮是尚未痊愈的表现。(327) 厥阴病将要解除的时间,是从凌晨一时到清晨七时。(328)...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厥利呕哕附合一十九法,方一十六首 1. 伤寒病,蚘厥,静而时烦,为藏寒。蚘入上膈,故烦。得食而呕吐蚘者,乌梅丸主之。 第一。十味。前后有厥阴病四证,厥逆一十九证。 2. 伤寒,脉滑而厥,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第二。四味。 3. 手足逆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第...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厥利呕哕附,合一十九法,方一十六首 厥阴病所表现的证候特点是,口渴,饮不解渴,得水则消,自觉逆气上冲心胸,心中疼痛并伴灼热感,有饥饿感但无食欲,勉强进食就会出现呕吐蛔虫的现象。如果泻下,就会导致下利不止。(326) 厥阴中风证,脉象微浮是将要痊愈的表现,脉不浮是尚未痊愈的表现。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
345、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视频播放量 96、弹幕量 0、点赞数 2、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0、转发人数 0, 视频作者 晚上再吃一顿, 作者简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相关视频:伤寒论讲解 郝万山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第342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二 属性: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邪传厥阴,则热已深也。邪自太阳传至太阴,则腹满而嗌干,未成渴也;邪至少阴者,口燥舌干而渴,未成消也;至厥阴成消渴者,热甚能消水故也。饮水多而小便少者,谓之消渴。 木生于火,肝气通心,厥...
卷第六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十二 (合一十九法,方一十六首) 326.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327.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328.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329.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