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这是西汉末辞赋家扬雄在其著作《法言·吾子》中对辞赋的评论,他把赋分为“诗人之赋”和“辞人之赋”,“诗人之赋”指屈原的骚赋,“辞人之赋”指宋玉的赋及枚乘、司马相如的散体大赋。“丽”指辞采之富丽,是一切辞赋的共同的艺术特征。“则”是“法则”的意思,“淫”是...
(1)“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的具体含义 ①“诗人之赋丽以则”,意为屈原等人所作之赋有一定法度。所谓“则”,含有法则、准则之意,即要以孔子和五经为中心树起立言和做人的准则,是指此类赋不失讽喻精神。此处“诗”特指《诗经》,《诗经》的四言诗在形式方面对汉赋有重要影响。“诗人之赋丽以则”...
提出“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的是汉代文人杨雄。此语意为,诗人所做的赋尚不失讽喻精神,虽然华丽,却有法度;而辞人的赋,章法上太过于注意修饰而失去了讽谏的意义,已经过度。这里的“诗人之赋”指的是屈原的骚赋,杨雄认为屈原的赋符合《诗经》的精神,所以称为“诗人之赋”;“辞人之赋”则指的是...
一般说来,“诗人之赋丽以则”是指这一类的赋尚不失讽喻精神,虽“丽”而有法度;“辞人之赋丽以淫”则指这一类的赋辞章上太过分注意修饰而失去了讽谏的意义.这里的诗人之赋,指的是屈原的骚赋,杨雄认为屈原的赋符合《诗经》的精神,所以称为“诗人之赋”;辞人之赋指的唐勒景差宋玉枚乘之赋,其实就是指的大...
简析“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两句的理论内涵。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此说是扬雄在《法言·吾子》中提出的。(2)“丽以则”是他的创作原则,“丽”是对赋体形式风格上的要求,“则“是指儒家的法度和准则,实际上是要求作赋以明道。反对专事形式上的铺张而忽略内容上的针对性和其现实...
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这是西汉末辞赋家杨雄在其著作《法言·吾子》中对辞赋的评论,他把赋分为“诗人之赋”和“词人之赋”,“诗人之赋”指屈原和骚赋,“词人之赋”指宋玉的赋及枚乘、司马相如的散体大赋。“丽”指词采之富丽,是一切词赋的共同的艺术特征。“则”是法则的意思,“淫”是藻饰...
一般说来,“诗人之赋丽以则”是指这一类的赋尚不失讽喻精神,虽“丽”而有法度;“辞人之赋丽以淫”则指这一类的赋辞章上太过分注意修饰而失去了讽谏的意义.这里的诗人之赋,指的是屈原的骚赋,杨雄认为屈原的赋符合《诗经》的精神,所以称为“诗人之赋”;辞人之赋指的唐勒景差宋玉枚乘之赋,其实就是指的大赋...
简析“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两句的理论内涵。 正确答案 (1)此说是扬雄在《法言•吾子》中提出的。 (2)“丽以则”是他的创作原则,“丽”是对赋体形式风格上的要求,“则“是指儒家的法度和准则,实际上是要求作赋以明道。反对专事形式上的铺张而忽略内容上的针对性和其现实意义。
[问答题,简答题] 如何理解扬雄的“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①这是杨雄对赋的评价。 ②赋的特点是“丽”,但诗人的赋符合儒家教文原则,文质相称。 ③辞人之赋指在形式上铺陈,文辞上③争辨而缺乏教化内容,③故其辞丽而放荡。
扬雄《法言·吾子》说:“或问:景差、唐勒、宋玉之赋也益乎?曰:必也淫。淫则奈何?曰: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淫,即繁滥、放纵,在赋中表现为过分的铺采摛文,追求华美,缺少的恰恰是讽谏精神。《汉书·艺文志》说:“汉兴,枚乘、司马相如等人,竞为侈丽宏衍之词,没其讽谕之义,是以扬子(杨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