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研究辛弃疾最为精深的邓广铭先生从1937年开始,耗费极大的心血编写了《稼轩词编年笺注》,辑录稼轩词626首,可谓卷帙浩繁。邓广铭的《稼轩词编年笺注》自1957年问世以来,迭经重版。上海古籍出版社也根据初版,重新增订整理了多个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稼轩词编年笺注》(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但是,邓广铭先生却不赞同这种说法,他认为这首词的上片虽然都是读《庄子》的感悟,但是下片,却是在听闻了故人的噩耗之后,对故人的悼念之情。邓广铭先生的意思是说,这首词应该一分为二的理解,前面是读书感悟,后面是悼念之语。 而我的认为,辛弃疾的这首词,一方面看确实是读书的感悟,但是,恰好作者所感悟到的东西,...
就算这样,邓广铭先生经过多年的搜集,又经过整理写作而于1956 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辛弃疾(稼轩)传》,也只有区区六万字而已。可见这项搜集资料工作有多么艰难。辛更儒先生是邓广铭先生高足,2008 年,他出版了《辛弃疾研究》一书。书出版后,反响很好,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十二年。 辛更儒先生是山东潍坊人,算起来...
邓广铭先生当然是研究..市场上写辛弃疾的著作目前有几十种,质量尚可的大致有四本:1956年邓广铭著《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最权威之作,兼有一定的学术性),2009年百家讲坛赵晓岚著《金戈铁马辛弃疾》8集,已经出版书籍,20
从同时代其他文人写给辛弃疾的祝词中的“中无所愧,其体则胖”两句推而寻之,邓广铭认为稼轩其实是体胖者。词人陈亮《龙川文集》卷十《辛稼轩画像赞》:“眼光有稜,足以照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这说明辛弃疾目光炯炯,身形宽大健壮。刘过《龙洲集》中有一首《呈稼轩》诗:“精神此老健于虎...
《辛弃疾传》的编纂者邓广铭先生就曾指出像辛稼轩这样的地方大员,他的工资是特别高的,我们来看一下辛弃疾的履历,辛弃疾虽然早年是在沦陷区出生,但是在他21岁时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负责起草书檄文告,参与机密,开始反金归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大放异彩,率领50勇士,在5万...
据邓广铭考证,辛弃疾的体态“肤硕体胖”。辛弃疾的至交好友,也是归正人的周孚写给他的一首祝词中有“中无所愧,其体则胖”之句,“胖”字在古代汉语中可引申为肌肉丰满、体态舒展之意。由此判断,辛弃疾应是高大壮硕之人。另外,同时代词人张功甫《贺新郎·次辛稼轩韵寄呈》一词中有“何日相从云水去,看...
辛弃疾的家庭人口众多,还有数名侍女歌姬。据邓广铭考证,稼轩词中所涉及的有名字记载的歌姬就有:整整、田田、飞卿、卿卿、粉卿、钱钱等多人。要维持一个大家庭的吃穿用度,辛弃疾不能不从经济原因重新作出选择。好在,他不仅能文能武,还极具经济谋略。“从带湖到瓢泉,辛弃疾不是简单的迁徙,而是生活重心的转移...
首先,邓广铭先生依据1948年刻的《铅山鹅南辛氏宗谱•卷首》刊有《宋兵部侍郎赐金紫鱼袋稼轩历仕始末》一文,文中在任“江阴军签判”后有“广德军通判”,仅凭这五个字,就断定:辛弃疾任职经历与文中所写“全无不合”,任过广德军通判也“极可凭信”,有点牵强、轻率。邓先生甚至以“官闲心定”也能推论出:“稼...
关于辛弃疾渡江事迹,据邓广铭《辛稼轩年谱》: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稼轩二十三岁。闰二月,耿京为张安国等所杀,稼轩缚张安国献俘行在,改差江阴签判。邓广铭列举史料依据如下:1、《宋史·高宗本纪》:绍兴三十二年(1162)闰二月,张安国等攻杀耿京,李宝将王世隆攻破安国,执之以献。2、《宋史》稼轩本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