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新文化运动:1911 C、明治维新:1884 D、戊戌变法:1868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本题考查对应关系。辛亥革命是1911年发生的。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十月革命发生的时间是1917年,符合题意。 B项,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时间是1915年,与题干不符。 C项,...
1904年7月,武昌出现了第一个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随后又陆续成立日知会、文学社、共进会等秘密革命组织。湖北革命党人深入新军,宣传革命,在士兵中发展革命组织,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工作,直到武昌起义前夕,新军中已有三分之一的士兵参加了革命组织,...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中国人民长期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四、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长远影响?政治制度的变革: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帝制在中国的统治,建立起共和政体,实现了国家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爆发,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在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指引下,革命党人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这...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两千年的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现代化的起点,是现代民族国家重建的开始。 辛亥革命的目标是刻意模仿美利坚合众国,是要建立美国式的政治架构;辛亥革命的政治手段,是刻意模仿一百二十年前的法国大革命,是要以暴力手段打碎一个旧世界,...
《1911:危亡警告与救亡呼吁》是一本反映辛亥年保界救亡运动的作品。1911年,英国侵占云南片马,法军陈兵中国云南边境,沙俄借修订《伊犁条约》及附约之际,企图攫取新疆、蒙古等地的多种权利。传说列强在巴黎集议,计划瓜分中国,仅留河南、陕西作为中国土地。在边疆和民族双重危机进一步加剧的情势下,当时的政界、商界...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2021年10月11日央视《国家记忆》栏目推出五集纪录片《辛亥一九一一》。剧情介绍 2021年是辛亥...
【答案】1911年,由孙中山导的辛亥革命以武昌起义爆发作为开端席卷全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建立了中华民国。故答案为:孙中山;武昌起义。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作为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