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时代这一历史现象,很早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但在雅斯贝尔斯之前,并没有专门的、系统的研究;如今,轴心时代已成东西方史学、人类学和哲学等学科的一个无法绕过的课题。事实表明,轴心时代既是一个复杂的历史文化现象,也是一个思维的建构。可是,通观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由于缺乏一个科学的研究视角或方法,使得...
“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提出的哲学命题。他把世界文明看作同时代的、并不联系的、并列存在的整体,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位于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雅斯贝尔斯认为,这...
在认同轴心时代的学人看来,科学技术正在催生一个不同于以往轴心时代的状态,而走向所谓第二轴心时代。人类似乎由此经历了两个轴心时代,即与公元前500左右的第一轴心时期有所不同的第二轴心时期。尽管第二轴心的提法多见于当代,但雅斯贝尔斯事实上也已提及:“第一次轴心世界的纯正清晰和清新诚朴并没再现,一切都处...
轴心时代,是指公元前800年至前200年之间, 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前300年间这段时期。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是在北纬30度左右。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比较公认的,这一时期在世界不同区域形成了三大轴心文明,即中国先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当时,中国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时代,涌现了...
《轴心时代》是2010年5月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凯伦·阿姆斯特朗。创作背景 1883年,马克思去世。但在同一年,德国又迎来了另一位哲人的诞生,他就是雅斯贝尔斯。如果你不是雅斯贝尔斯的至亲好友,那么当你去拜访他的时候,他一定会高高在上地坐在他的沙发椅中,就像一位亲王那样从他的宝座上慈祥地俯视着你。
“轴心时代”或“轴心期”概念是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明确提出的一个跨文化研究的概念,用以指称公元前500年前后即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文化突破现象。引证解释 雅斯贝尔斯说:“对我们来说,轴心期成了一个尺度。在它的帮助下,我们衡量...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墨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后世的人类社会。 一、古中国——百家争鸣 ...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轴心时代”这一理论,将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的这段历史视为人类哲学的成形阶段,在此将这个阶段的历史作为本系列的第二篇章进行叙述。 轴心时代是人类哲学思想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当中,欧亚大陆上的各个文明中心都涌现了一批思想先贤,而他们所开创的早期哲学启蒙运动,深刻...
“轴心时代”是真正群星璀璨的时代,是人类伟大精神导师集体亮相的时代——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犹太先知们,共同塑造了此后2000多年人类的心灵,实现了人类文明的“突破”和人性的整体飞跃。 面对史无前例的暴力,轴心时代的贤哲们认识到古老部落宗族伦理的局限,将关切扩展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