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描述一个软件架构,我们使用了一个由多个视图组成的模型。为了最终解决大型和具有挑战性的架构,我们提出的模型包括五个主要视图: 逻辑视图,即设计的对象模型 (当使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时) ; 流程视图,它捕获了设计的并发性和同步性方面; 物理视图,它描述了软件到硬件上的映射,并反映了其分布式方面; 开发视图,...
逻辑视图的风格采用面向对象的风格,其主要的设计准则是视图在整个系统中保持单一的、一致的对象模型,避免就每个场合或过程产生草率的类和机制的技术说明。 3.2 过程视图 过程视图(ProcessView),又称“进程视图”,又称“处理视图”。 过程架构考虑一些非功能性的需求,如性能和可用性。它解决并发性、分布性、系统完整性...
图1“4+1”视图模型 我们在每个视图上均独立地应用Perry&Wolf的公式,即定义一个所使用的元素集合(组件、容器、连接符),捕获工作形式和模式,并且捕获关系及约束,将架构与某些需求连接起来。每种视图使用自身所特有的表示法—蓝图(blueprint)来描述,并且架构师可以对每种视图选用特定的架构风格(architectural style),...
软件架构为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结构、行为和属性的高级抽象模式,可以使用公式“软件架构={构成系统的元素,指导元素集成的形式,关系和约束}”来表达。 “4+1”视图模型用5个视图组成的模型来描述软件架构。该模型包含5个主要视图及其实现的功能如表4―3所示。
开发视图(Development View),描述了在开发环境中软件的静态组织结构。 架构的描述,即所做的各种决定,可以围绕着这四个视图来组织,然后由一些用例(use cases)或场景(scenarios)来说明,从而形成了第五个视图。正如将看到的,实际上软件架构部分从这些场景演进而来,将在下文中讨论。 图1-"4+1"视图模型 我们在每个视...
“4+1”视图模型 软件体系结构的五种模型各有所长,将五种模型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模型来刻 画软件体系结构更合适。例如,Kruchten在1995年提出了一个“4+1”的视图模型。“4+1”视图 模型从五个不同的视角(逻辑视图、进程视图、物理视图、开发视图和场景视图)来描述软件体系 结构。每一个视图只关...
图1 - "4+1"视图模型 我 们在每个视图上均独立地应用 Perry & Wolf 的公式,即定义一个所使用的元素集合(组件、容器、连接符),捕获工作形式和模式,并且捕获关系及约束,将架构与某些需求连接起来。每种视图使用自身所特 有的表示法-蓝图(blueprint)来描述,并且架构师可以对每种视图选用特定的架构风格(architectur...
1995年,Rational公司的Philippe Kruchten在《IEEE Software》上发表题为《Architectural Blueprints — The “4+1” View Model of Software Architecture》(架构蓝图——软件架构“4+1”视图模型)的论文,提出使用多个并发的视图来组织软件架构的描述,每个视图仅用来描述一个特定的所关注的方面的问题的集合。这个观点引起...
表达方式:C4模型强调的是从大到小的层次递进,而4+1视图模型则是通过不同的视图来展现系统的不 同方面。 应用场景:C4模型适用于软件架构的可视化和文档化,尤其适合初始阶段的架构设计;4+1视图模型则更加全面,不仅适合架构设计,也适合项目管理和沟通。
软件架构设计运用RUP4+1视图方法进行设计。 4+1架构视图模型是1995年Philippe kruchen在《IEEE software》上发表的题为《The 4+1 View Model of Architecture》文。 主要包括的架构视图如下: 场景视图:也叫用例视图,描述用户的业务场景,从用户的角度识别出业务需求,它是架构设计的起点和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