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软件定义卫星技术大会在无锡举行 10月9日,2024软件定义卫星技术大会在无锡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政、产、学、研、资”各界人士约相聚一堂,以“实践软件定义卫星技术,推动全球共享星座建设”为主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谋划发展软件定义卫星技术的前景和路径。 本次大会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
► 软件定义卫星:硬件标准化、功能软件化 软件定义卫星是指以计算为中心,以软件为手段,通过软件定义无线电、软件定义载荷、软件定义数据处理计算机、软件定义网络等手段,将传统上由分系统实现的通信、载荷等功能以软件方式实现,总体上将各类敏感器和执行机构通过软件连接为一个整体,最终实现大部分卫星功能的软件化。将...
01.软件定义卫星 软件定义卫星技术旨在实现硬件资源虚拟化、系统软件平台化、应用软件多样化,通过用软件来定义卫星功能、提升卫星性能、加速卫星生产的方式,最大限度发挥硬件的通用性和软件的灵活性。 ▲图1 软件定义卫星 在硬件资源虚拟化的发展中,“数字孪生”(或数字样机/数字模型)无疑是当下最热门的关键词。随着数...
一、软件定义卫星技术的内涵软件定义卫星技术是一种基于软件和云计算技术的新型卫星技术,它通过将卫星的各项功能以软件的形式实现,并利用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实现对卫星的灵活配置、高效管理和快速部署。软件定义卫星技术的核心在于将传统的硬件依赖型卫星转变为软件定义型卫星。通过软件定义卫星技术,卫星的各项功能可以以...
你知道卫星是由什么构成,又是怎么飞上天的吗?不同学科在卫星中有哪些应用?什么是软件定义卫星,它会为航天事业带来哪些变化?本期直播,让我们和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吴凤鸽老师一起寻找答案。中青号 公开课 科学 漫谈 软件 定义 卫星 分享: 推荐 研学游如何让家长和孩子都满意 中国青年报丨2024-08-02 09:27:...
中新网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1月15日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科院软件所)获悉,北京时间当天11时14分,由该所牵头研制的“天智二号”D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卫星创新方面主要体现为在硬件、软件和工程组织上的三个首次。
01.软件定义卫星 软件定义卫星技术旨在实现硬件资源虚拟化、系统软件平台化、应用软件多样化,通过用软件来定义卫星功能、提升卫星性能、加速卫星生产的方式,最大限度发挥硬件的通用性和软件的灵活性。 ▲图1 软件定义卫星 在硬件资源虚拟化的发展中,“数字孪生”(或数字样机/数字模型)无疑是当下最热门的关键词。随着数...
简单来说,软件定义卫星支持像智能手机一样进行软硬件研制,支持像共享单车一样的应用方式。 “卫星制造商制造卫星硬件平台,卫星运营商发射并维护卫星运行,航天应用商店聚集了大量的航天应用App。普通用户不用考虑卫星的研制、发射、运行测控等问题,只是通过卫星运营商租用一定时间来达到自己的目标。”赵军锁指出,任务...
三是在工程组织上结合软件定义卫星软硬件解耦合的特点,首次采用了1+1+N的总成模式,两个1分别为软件总成和硬件总成,N为众多部组件、应用软件参研方以及测试服务、环境试验服务、测运控服务提供方。“天智二号”D星由天基综合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软件总成)、湖南航升(硬件总成)、国防科大、北京劢亚、天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