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趣味诗——转韵诗 转韵是古体诗的特征,为近体诗所无。《诗经》在押韵上就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由于一韵到底的诗,易流于平板,转韵的诗多波澜变化,所以唐以后的七言古诗,转韵之作多。 转韵的形式不必一定,每四句转韵的称为逐解转韵格,六句、八句、十二句等转韵的...
(一)转韵的普遍性 转韵,就是换韵,在一首诗歌中,根据内容表达的需求连续转换若干韵。韵脚平仄交替。 诗体之一。在一首诗歌中,根据内容表达的需求连续转换若干韵。 转韵,是古体诗的特征,为近体诗所无。 古风之转韵有二式,一为自由式,即转韵距离、韵脚平仄皆不定者;二为固定式,即转韵距离、韵脚平仄皆固定者,通...
今天,我要带大家领略一首与茶相关的古诗——《普茶次金鹤筹都转韵三首 其三》,感受古人品茶的雅致与诗意。🌱原文欣赏:静候松风蟹眼汤,边人煮茗最精良。 瓶笙咽水醍醐酽,石鼎烹云琥珀香。 一味冲和殊冷面,几番陈宿洗诗肠。 筵前客散徐徐啜,舌本留甘引兴长。🍃译文:静静等待松林间风声伴着蟹眼...
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诗 隋代薛道衡京洛重新年。复属月轮圆。云间璧独转。空里镜孤悬。云方皆集会。百戏尽来前。临衢车不绝。夹道阁相连。惊鸿出洛水。翔鹤下伊信。艳质回风雪。笙歌韵管弦。佳丽俨成行。相携入戏场。衣类何平叔。人同张子房。高高城里髻。峨峨楼上妆。罗裙飞孔雀。绮带垂鸳鸯。月映班姬扇...
转韵是指在五言古诗中,诗人根据情感和表达的需要,在诗歌的某一行或某几行之间变换韵脚的一种方式。例如,如果诗人在诗歌的第一句使用了平声韵,但在诗歌的第二句中改用了仄声韵,那么这就被称为“转韵”。 在古代,转韵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一些经典的五言古诗中,例如李白的《将进酒》。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古体诗...
第二十六节 古体诗的用韵(下) ——转韵 26.1 转韵,在诗经里就有了,又如古诗十九首里的一首: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大家好,今天我要带大家走进一首充满茶香的古典诗词——《普茶次金鹤筹都转韵三首 其二》。这首诗用精美的语言描绘了茶的韵味,仿佛让我们穿越时空,亲身体验那古老的茶文化。🍃原文欣赏:感通湾甸讵淆真,彻里灵芽色自新。 黄箬包籯充国贡,绛纱裹璧数蛮珍。
基于此,我且介绍下一些长篇古体诗的转韵技巧: 1、 起句入韵 中国古诗的韵脚,往往是两句一联,起句不入韵,对句入韵。而在转韵时,起句韵脚入韵,便可起到很好的声韵衔接效果,于不知觉中,完成韵部的过渡。 起句入韵,又常见为:前韵部顺延、后韵部前置,以及一些变种,如起句韵与前韵部或者是后韵部存在平仄错叶...
昭君出塞的历史事件被众多文人墨客吟咏,以下是一首以昭君出塞为主题的七律转韵诗: 七律·昭君出塞转韵 深宫寂寂锁芳华,昭君和亲走天涯。黄沙漫漫遮望眼,胡笳幽咽动寒鸦。一曲琵琶惊落雁,两行清泪湿琵琶。青冢独留千古恨,芳魂长伴塞上花。 (转韵) 汉宫秋月照离愁,出塞风云壮志酬。玉指纤纤弹锦瑟,金戈铁马任遨游。
拟青青河边草转韵体为人作其人识节工歌诗何逊〔南北朝〕春兰日应妤。折花望远道。秋夜苦复长。抱枕向空床。吹台下促节。不言于此别。歌筵掩团扇。何时一相见。弦绝犹依轸。叶落纔下枝。即此虽云别。方我未成离。 完善 何逊 何逊(466年—519年),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