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在广泛汲取和甄选中西史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从经济变化、国家形成和社会抗争三方面入手,通过比较中国与西欧之长时段历史的异同,否定了长期盛行的各种西方中心主义研究框架,也展现了中西社会、经济、政治史的总体脉络和各自特点。 转变的中国的创作者 ··· 李伯重 译者 作者...
中篇把欧洲武力威胁到中国统一之前和之后,对中国及欧洲政治变化的历史环境产生之影响进行对比研究。其中第四章为中国与欧洲国家形成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一个分析的构架;第五章深入探讨国内统治的有关问题,以说明中国的统治方略产生了一个农业帝国,与欧洲经济很少有相似之处;第六章则从欧亚的观点,来对帝制时代以后中国的国...
《转变的中国》试读:对斯密型动力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 罗伦·布兰德(Loren Brandt)在其新近出版的书中,以1890年至1930年间长江中下游沿岸诸省(即华东与华中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增进为基础,对人均收入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出了一些引人注意的估计,并且认为这主要是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整合的结果。他通过各种间...
中国将继续以一个经济发达的伟大强国而居于突出地位,而欧洲则在政治上支离破碎,经济上较为简单;因此中国对欧洲的领先地位将维持下去。然而,这种情况并未发生。 1100年以后,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帝国。但是欧洲却发生很大变化,在政治上从众多细小单位并存的一盘散沙,逐渐转变为由一个或几个强国支配的地位。欧洲的迅速变...
这次疫情和危机把中国和世界推到了社会历史彻底变革的十字路口,由网络技术,基因技术和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所呼唤的社会革命马上就要到来了,人类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面临着生与死的选择,要么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灭亡,要么人类社会灭亡,此外绝不可能有第三种选择,现有状态也绝不可能会继续拖延下去。选择就在眼前...
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变也具有上述特点。社会文化的转变作用于政治文化的共时性结构,不过,政治文化的不同结构并非均衡地受到压力,它们各自的转变速度和幅度不尽相同。各类亚政治文化在转变速度和辐度上的差异性,是转变中的中国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四 综合...
第四次战略转变的关键在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力量,不再可能回归封闭的经济体系。中国必须保持独立自主,不再依赖于以西方为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过去,中国积极融入西方主导的体系,但这导致了利益分配不均,尤其是在国际产业链中。为了突破这一瓶颈,中国开始进行产业升级,但西方国家对此持保守态度,因为这...
我们之所以能够迎来现在的辉煌和繁荣,主要得益于历史发展阶段的三次战略转变。 而现在,中国第4次战略转变也已经开始了。这一次,我们是否能够再度开启新的发展篇章,而谁的命运又将被改变呢? 一、新中国历史上的三次战略转变 我们先来回顾新中国的第1次战略转变,这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距离新中国的成立没过多长时间。
《陌生人马可:意大利与中国的古今丝路》这本书就收录了今日众多西方学者,围绕那一时期的写作,呈现出西方人对中国印象的系列转变。[意]苏尔迪等著《陌生人马可:意大利与中国的古今丝路》,邱捷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6月从想象到经验的东方西方商人向东走的时髦风尚早在公元前就已不鲜见。亚历山大大帝向东方...
新加坡媒体也报道:中国科技确实牛,大街上都可以看到中国制造的电车。外舆论和专业人士普遍认为,中国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在多个前沿领域从“跟跑者”成为“领跑者”。而美媒更是大胆直言,中国在这4方面转变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科技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