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两句诗,今天用来比喻那些反对真理、破坏伦理,企图诽谤历史文化者,到头来必定彻底失败,身败名裂; 而正义事业,必将如长江大河,以排山倒海之势,涤荡一切污泥浊水,而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用法例释】 一、用以说明某些人的 反对无碍于文学艺术家(亦可指思想 家、科学家等...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纠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王杨卢骆开创了一代诗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此讥笑是无止无休的。待你辈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注释 戏为:戏作。其实杜甫写这六首诗态度是很严肃的,议论也是可取的。六绝句:六首绝句。
但是由于诗歌语言的跳跃性,有些句子成分甚至是主语被省略,这样难免有歧义。所以有人就把杜甫这首诗的意思完全理解反了,他们认为“尔曹”指的是初唐四杰。他们认为杜甫是在批评王杨卢骆的“当时体”。有人甚至举例杨炯在诗歌中引经据典,好用人名,叫“点鬼簿”,说骆宾王喜欢用数字来对仗,叫“算博士”。这样...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纠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王杨卢骆开创了一代诗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此讥笑是无止无休的。待你辈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注释 戏为:戏作。其实杜甫写这六首诗态度是很严肃的,议论也是可取的。六绝句:六首绝句。
杜甫对此深感不满,他在诗中写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这些轻薄者的不屑和鄙视,同时也表明了他对初唐四杰的高度评价和坚定立场。在这组诗的结尾部分,杜甫提出了自己的文学观点。他认为,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只要他们的作品具有清词丽句、能够表达真情实感,就应该得到我们的...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翻译赏析就像杜甫满怀敬意的尊崇四人驳斥那些讥讽四人的文人并为四人写下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的千古名句一般初唐四杰为文学的进步所作出的不懈努力足以让他们的名字在滔滔的历史长河中不被流水般的时间卷走而销声匿迹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翻译赏析 ...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翻译 出自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二》。原文: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 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的意思是:你们这些守日文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本微 不足道,因此只能身名俱灭,而四杰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
解析 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六首 第二首是这样的: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晒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后两句的意思是: 尔曹: 代词,汝辈,你们(你们现在攻击和诬蔑王杨卢骆的文章)但即使等到你们这些家伙身体死亡,也组织不了他们的声名、文章像江河那样万古常流。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赏析 初唐诗文,尚未完全摆脱六朝时期崇尚辞藻浮华艳丽的 余习。“轻薄为文”,是当时的人讥笑“四杰”的话。史炳《杜诗琐证》 解释此诗说:“言四子文体,自是当时风尚,乃嗤其轻薄者至今未休。 曾不知尔曹身名俱灭,而四子之文不废,如江河万古长流。”第三首, “纵使”是...
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二: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前言 戏为六绝句第一首,提到的诗人是南北朝诗人庾信,第二首提到的是初唐四杰: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第一首说庾信遭到后人嗤点(讥笑指摘),第二首说初唐四杰被人哂未休(嘲笑不停)。一、王杨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