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路易•艾黎参加了中国第一个国际性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结识了宋庆龄、鲁迅、冯雪峰等一批中国进步人士,逐步和革命党组织建立起联系,他的住所成为许多地下党员的活动场所和避难所。 他一直坚持为地下党做工作,提供掩护,直到抗战的枪声在上海打响。 那段时间,路易•艾黎...
一生在中国坚持办工艺学校的外国友人路易艾黎,现存的兰州城市学院和北京培黎职业技术学院都是他创办的。1940年曾在陕西宝鸡凤县办工艺学校,后迫于压力搬迁到甘肃张掖山丹办学十年,艾黎认为山丹是他的第二故乡,因此他和当时与他一起办学的国际友人何克 - 归去奶昔于20231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6月26日,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华东联络处在沪举办“讲述路易·艾黎在上海与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故事”活动。国际友人路易·艾黎,1897年12月2日生于新西兰,1927年4月21日来到中国,此后长期居住中国,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奋斗60年。他热爱中国人民,宣传新中国...
90岁高龄的原中共地下党员、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名誉会长陈一心满怀深情地讲述了《国际友人路易·艾黎:中国给了我生活的目的》的故事。陈一心说,他有幸直接接触路易·艾黎是在1987年3月6日,当时,上海市友协举办“三S及其他国际友人在上海”研讨会,路易·艾黎专程从北京赶来参会。他身材颀长,目光炯炯有神,穿...
长图丨路易·艾黎在中国的足迹 用真情诠释对中国的热爱
路易·艾黎,新西兰教育家、作家。1927年4月21日,路易·艾黎来到中国,在华工作生活60年,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他是工业合作社运动发起者,培黎学校创办者。1987年12月27日,路易·艾黎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路易·艾黎在上海的故居位于愚园路1315弄瑞兴坊4号,1932年至1937年,他曾居住于此。
新华网新西兰奥克兰8月15日电专访:“他在中国度过了三分之二的人生”——访路易·艾黎养子邓邦镇 新华社记者田野 宿亮 邓邦镇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他的养父路易·艾黎时,这个新西兰人头戴八角帽,衣着普通,手中拿着糖果和玩具,站在北京一座小四合院里冲他微笑。
新华网新西兰奥克兰8月15日电(记者田野 宿亮)邓邦镇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他的养父路易·艾黎时,这个新西兰人头戴八角帽,衣着普通,手中拿着糖果和玩具,站在北京一座小四合院里冲他微笑。 而正是这个平凡的外国人,在抗日战争期间给予了中国人民无私的帮助。他参与建立的工业合作社,是抗战中一支重要的生产力量;他开办的培...
路易·艾黎1897年12月2日生于新西兰。在看到报纸上关于中国革命的报道后,从农场出来决定再谋出路的他萌发了“要去中国目睹新的革命”的想法。1927年4月21日,即将年满30岁的路易·艾黎从十六铺下船来到了上海,想看一看向往已久的东方,他走在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