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交响曲,是由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曲,于1823年的年底完成,1824年5月7日,该曲首演于维也纳凯伦特纳托尔剧院。该曲一共四个乐章,一直以来,该组曲被认为是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作品简介 d小调第九交响曲,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品,大约创作于1819至1824年间。因为乐曲第四乐章加入了大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交响曲内容丰富多样,规模宏大,比起海顿、莫扎特的交响曲来要复杂得多,最突出的是它尖锐的矛盾冲突,英雄气概和积极因素,音乐形象总是在矛盾的冲突和对比中展示,在手法上,发展了奏鸣曲式和交响套曲,他使奏鸣曲式各个部分规模扩大了,增强了对比性和戏剧性。 (2)、钢琴作品 除交响曲之外,路德维希·...
1787年春天,贝多芬第一次访问维也纳,见到31岁的莫扎特,其弹奏技术受到莫扎特的赞赏;同年结识比自己大9岁的华尔斯坦伯爵,他是贝多芬在艺术事业与经济上的重要支持者 [1] 。 1790年,作曲家海顿去伦敦途经波恩,贝多芬结识海顿;同年受委托完成了两部清唱剧:《为约瑟夫二世逝世所作的悼念清唱剧》(woO87),这也是贝多芬第...
1770年12月16日(一说17日出生,因为贝多芬是1770年12月17日接受洗礼的,按照当时的习俗,孩子出生后要尽快洗礼,一般是出生的当天或第二天。所以其生日要么是12月16日,要么是17日),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 1775年左右,4岁的贝多芬被父亲逼着学习钢琴、小提琴,其父想用强制性手段将他培养成莫扎特式的...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827年)男,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世人尊称为 “乐圣”。作者简介 何为,当代著名作家。原名何敬业,笔名:晓芒、夏侯宠、夏奈蒂等 。1922年4月出生在定海状元桥旁的横弄堂,汉族,...
《D大调第二交响曲》(Symphony No.2 in D major,Op.36)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作于1802年,1803年4月5日首次公演。该曲充满着宁静幻想的诗情,歌唱般的情调,具有一种美感,是作者献给挚友李希诺夫斯基公爵的。全曲有四个乐章。创作背景 《D大调第二交响曲》贝多芬作于1802年。当时作者...
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在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离法国国境不远的小城市伯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队的乐长,交亲是合唱队的歌手。贝多芬的父亲由于急想把他培养成为第二个莫扎特,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十二岁时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还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他早年...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是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过渡时期的主要音乐形象。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谁?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至1827年3月26日)是一位被广泛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的创新作品结合了声乐和乐器,扩大了奏鸣曲、交响乐、协奏曲和四重奏的范...
路德维希· 凡 ·贝多芬(1770 年12月16日 —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 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贝多 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 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26岁时出现 听力减弱。 晚年完全失聪。 但贝多芬仍以巨大的毅力创作 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