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势能足,流水动能足。 带水的穴善流,带山的穴善镇。 带水的穴,如水沟、水泉、水道、水分,皆善流通津液,使痰湿不阻,气脉贯通;带山的穴,如昆仑、承山、大敦、大陵,皆善镇静安神,使气火下潜。 俗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常搓...
取穴 在腓骨前缘,即侧下三里穴向后横开五分再直下二寸处是穴。 手术 针深一寸至二寸。 说明 1、足千金穴与足五金穴合用,以治疗喉部病变为主,此外还可治急性肠炎、肩及背痛。 2、此二穴治疗肩臂不能左右活动,尤其特效。配合肾关治五十肩极具特效。 学...
大敦穴取穴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人体的足部,大拇 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 (详见此脚底穴位图相关图 示) 主治疾病: 此的主治疾病为:目眩、腹痛、肌肋痛、冷感症。除此之外,自古 以来亦被视为镇静及恢复神智的要穴。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 要穴道之一。
传统针灸循十四经脉络,有365个穴位。董氏针灸自成一派,区别于传统针灸,所设穴位与传统365穴大不相同,且重针轻灸,治法简单且功效显著,多为难治之症。 1、简单:全身主要取穴仅50多个,辩证灵活,取穴精少。 2、易学:以面代穴,零基础即可操作。 3、无痛:针刺选用普通毫针,基本无痛。 4、安全:取穴多在四肢,简...
1.大钟在脚后跟骨头跟大筋交接的地方。大钟穴是足少阴肾经的络穴,别走太阳经。络穴跟原穴一样,虚实都可以治疗。 2.肾经的实症,如小便排不出来,可扎大钟穴;虚症,如腰酸痛,也可以扎大钟穴。 3.太溪穴下来到骨边是水泉。水泉不是下直针,而是从上面斜针下。
1.从足阳明胃经的气冲下三寸,就是五里,五里往上一寸就是阴廉。这些穴道用的最多就是求子。 2.接近腹腔的地方动脉很多,平常我们不针,多半是用隔姜灸的。 十五-9、章门穴与期门穴 章门穴和期门穴都是从身体中心往两侧斜刺。 1.胸肋骨尖最下方的穴道就是章门穴。取穴时可以将手弯起来,手肘尖到的地方就...
此穴位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胆经输穴,八脉交会穴通带脉之穴。 足临泣。足,指穴在足部(还有个穴位叫头临泣)。临,居高临下之意。泣,泪也。意指胆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化雨冷降,气血的运行变化如泪滴从上滴落一般,故而得名。小部分化雨冷降归地并传于地五会穴,大部分传向胆经之外。足临泣还可以配...
点穴手法:掐穴,至得气,依据经络循行应随补泻。4.中封 Zhong feng 经穴〔定位〕在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解剖层次,皮肤→皮下组织→伸肌下支持带(小腿十字韧带)→胫骨前肌腱。(2)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隐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和大隐静脉分布深层有腓深神经和...
1.督脉第一椎上叫大椎,第一椎下叫做陶道。陶道穴外开一寸半的就是大杼穴。 2.大杼穴是“骨之会”,《难经》和《灵枢》说“骨病治此”,即骨头有病,通通在这里治。 3.临床上,有一个病人脚突然扭到,你没有X光,要判断他有没有骨裂,就在病人背后的大杼一按,他大叫一声,表示骨裂了;没感觉,就是没骨裂。也...
气舍穴:足阳明脉气之所发,降逆散结 大家好,我是九选艾的小九老师。#艾灸# 气舍穴——属足阳明胃经 概述 气舍首见于《针灸甲乙经》。舍指居处,本穴之气,有三种理解,其一为呼吸之气;其二指宗气;其三指足阳明胃经经气。余意认为,纵观穴名之 言气 者,皆为泛指,从本穴之位置来看,则偏指胸中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