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时贵书”为北宋前期书坛上普遍存在的现象。 学书者直接取法今人,效仿考官或朝廷权臣的书法,形成了诸如“院体” “台阁体” “馆阁体”之类的书法现象。 这一现象的出现缘于() A.书法艺术成熟 B.贵族政治发展 C.商品经济繁荣 D.重文轻武国策
李宗谔是北宋前期文坛最高领袖,长期手持文柄大权,门下弟子趋之若鹜。其书法后人评论较少,是北宋前期“趋时贵书”现象的始作俑者。其传世作品仅存《送世龙诗帖》一件,米芾评其“肥扁朴拙”,通篇结构扁平,笔画肥厚。欧阳修评其“笔画遒劲”。其书法造诣平平,“趋时贵书...
及蔡襄贵,⼠庶⼜皆学之。王⽂公安⽯作相,⼠俗亦皆学其体,⾃此古法不讲。”这种“趋时贵书”现象⽆不与北宋的⽂化背景相关联。宋太祖赵匡胤统帅殿前禁军发动“陈桥兵变”,⾃此“黄袍加⾝”建⽴了北宋。作为武将出⾝的赵匡胤深知⾃⼰是如何称帝的,那么为了防⽌有⼈故伎重演,或是...
因此,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趋时贵书”的本质及出现的原因。 【关键词】宋代书法;趋时贵书;科举;书法审美; 一、“趋时贵书”的含义及提出 “趋时贵书”,即权贵意识大于艺术意识,群起而趋时仿效权贵书家,从而形成了千人一面、千笔一体的雷同局面,书法艺术的创造意识萎缩了,阻碍了新的风格流派的产生。[1] ...
宋朝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而提到宋代书法,就不可能绕过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曾经"趋时贵书"的宋代书坛,靠他们力挽狂澜,走上巅峰。他们不仅突破了唐代书法推崇的"尚法"理念,还开创了"尚意"理念,走出了属于宋代书坛的康庄大道。"尚意"到底是什么意思?通俗地讲,便是开创一种与众不同...
(2024 · 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三模 · 3)“ 趋时贵书为北宋前期书坛上普遍存在的现象。 学书者直接取法今人,效仿考官或朝廷权臣的书法,形成了诸如“院体” “台阁体” “馆阁体”之类的书法现象。 这一现象的出现缘于() A.书法艺术成熟 B.贵族政治发展 C.商品经济繁荣 D.崇文抑武国策 ...
“趋时贵书”为北宋前期书坛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学书者直接取法今人,效仿考官或朝廷权臣的书法,形成了诸如“院体”“台阁体”“馆阁体”之类的书法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缘于( ) A. 书法艺术成熟 B. 贵族政治发展 C. 商品经济繁荣 D. 重文轻武国策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D 【详解】 本题是...
北宋前期书风:从徐铉到“趋时贵书” 📜 在北宋前期,除了王著主持的《淳化阁帖》外,还有一部重要的文化成果,那就是《说文解字》的修订本。这部书的修订者包括南唐降臣徐铉和蜀国降臣句中正,被称为“大徐本”。徐铉以擅长篆书闻名,他的篆书风格继承了李斯和李阳冰,现存李斯的《峄山刻石》就是根据他的摹本翻...
趋时贵书 6132023-11 3 李建中 5582023-11 4 试论五代杨凝式的书法艺术及其在书法史上的意义 7312023-11 5 杨凝式 6622023-11 6 《张好好诗》 5382023-10 7 《蒙诏帖》 5162023-10 8 《玄秘塔铭》 5012023-10 9 颜筋柳骨 5372023-10 10 柳公权 6322023-10 查看更多 ...
73 第五章 第1节 “趋时贵书”现象及北宋前期其他书家 33811:13 74 第五章 第2节 欧阳修确立“尚意”及蔡襄的实践 32512:33 75 第五章 第2节 “尚意”书风与苏轼的书法审美 31909:52 76 第五章 第2节 苏轼书法特点 29509:12 77 第五章 第2节 黄庭坚学书经历 30508:48 78 第五章 第2节 黄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