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电解质的固态锂电池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循环2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3.3%(130 mAh g−1),平均库仑效率高于99%。当正极载量提升为7.4 mg cm−2时,电池在0.2C下可稳定循环150次,容量保持率达88.5%。此外,基于更高正极载量的固态电池可得到1.78、2.07和2.68 mAh cm-2的面容量。图7 软包...
超薄的固态电解质(SSE)作为电池的关键部件之一,可以减少电池中非活性组分的比例,降低Li+转移电阻,有利于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先前的研究表明,当固体电解质的厚度小于30µm时,固态电池可以获得超过400 Wh kg−1的高能量密度。虽然无机固态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杨氏模量,但其脆性和传统的烧结压制工艺使...
超薄固态电解质是指厚度在纳米级别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其特点包括高离子电导率、低电子电导率、宽工作温度范围、高化学稳定性和低热稳定性。 【超薄固态电解质的分类】 超薄固态电解质可以根据其材料类型分为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等。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单相固溶体、双相固溶体和多相复合材料等。 【超薄固态电解质...
超薄固态电解质是指厚度在微米级别的固态电解质。根据其组成和结构,超薄固态电解质可分为无机、有机和复合三大类。其中,无机超薄固态电解质主要包括氧化物、硫化物等;有机超薄固态电解质主要为聚合物;复合超薄固态电解质是由无机和有机材料复合而成。 【超薄固态电解质的应用领域】 超薄固态电解质因其独特的性能,在...
受牙釉质超结构的启发,近日,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赵婕课题组和化学系李伟课题组合作开发出一种超薄高强高阻尼仿生复合固态电解质。该电解质由非晶陶瓷纳米管阵列与聚合物电解质交织而成,成功地平衡了固态电解质中刚度与阻尼间的矛盾,实现了高刚度(杨氏模量15 GPa,硬度0.13 GPa)和良好的阻尼性能(损耗因子 tanδ...
课题组构筑了一种3微米超薄的混合固态电解质膜,该膜通过整合有机和无机模块,实现了在保持优异机械强度的同时具有高离子传导性和锂离子传输数。这种电解质膜的厚度仅为3微米,重量为11.7g m-2,具有1.77×10-4S cm-1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和0.65的...
超薄致密固态复合电解质是一种新型的电解质材料,具有极高的离子导电性、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和优异的界面相容性。这种材料在固态电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望替代传统的液态电解质,从而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二、超薄致密固态复合电解质的特性 1. 高离子导电性:超薄致密固态复合电解质具有...
超薄致密固态复合氧化物电解质是一种新兴的电解质材料,以其独特的超薄结构和致密形态,在固态电池等能源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这种材料主要由多种氧化物复合而成,通过精密的制备工艺,实现了电解质层的超薄化和致密化,从而显著提升了其性能表现。 二、材料特性与优势 1. ...
本研究开发的基于木质素的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展现了卓越的电化学性能,具有13.2微米的超薄厚度,室温下高达1.3×10-4 S cm-1的离子导电率,以及超过6500小时的稳定循环寿命。 此外,该电解质在-20°C的低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容量保持率,为下一代固态锂电池提供了一种具有成本效益、高安全性和高性能的解决...
一、超薄固态电解质膜的研究现状 超薄固态电解质膜是全固态锂电池的关键组件之一,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性能。目前,超薄固态电解质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无机硫化物、氯化物和聚合物电解质等方面。其中,无机硫化物电解质由于具有高离子电导率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而备受关注。然而,无机硫化物电解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机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