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多维超晶格 4.应变超晶格 超晶格 1970年美国IBM实验室的江崎和朱兆祥提出了超晶格的概念.他们设想如果用两种晶格匹配很好的半导体材料交替地生长周期性结构,每层材料的厚度在100nm以下,如图所示,则电子沿生长方向的运动将会产生振荡,可用于制造微波器件.他们的这个设想两年以后在一种分子束外延设备上得以实现. 可见...
超晶格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晶格周期性地排列在一起形成的结构。其中,每个晶格由原子、离子或分子构成,它们以一定的规则排列。当这些晶格互相重叠或错位时,就形成了超晶格。超晶格的周期性结构可以通过周期性的重复单元来描述,这些单元是由不同晶格的子结构堆叠而成的。 结构 超晶格的结构可以通过几何装配的方式来...
超晶格又分以下几种 1.组分超晶格:如果超晶格材料的一个重复单元是由两种不同材料的薄层构成,则叫做组分超晶格。 2.掺杂超晶格:在同一种半导体中,用交替地改变掺杂类型的方法获得的新型人造周期性结构的半导体材料。 掺杂超晶格的优点:任何一种半导体材料只要很好控制掺杂类型都可以做成超晶格;多层结构的完整性非常好...
超晶格是一种具有较大周期的、人造的超结构,类似于普通的晶格结构,它也是一种周期性的势垒,会形成迷你能带,实现对材料物性的调制. 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提出了以两种或多种晶格匹配的材料交替生长形成超晶格的概念,即以三维材料为母体形成一维超晶格。20世纪90年代,人们可以采用微纳加工的手段在传统III-V族半...
研究人员通过结构表征(掠入射广角 X 射线衍射)和光学表征(角变换动量空间傅里叶显微镜),证明了自组装的超晶格的形成和有取向性的排列。有序的跃迁偶极矩排列,让单一量子点高线性偏振发光的特性在器件中得以保存,实现了高于 70% 的电致发光偏振度。也就是说,研究人员通过调控钙钛矿阳离子和反应温度,实现了...
什么是超晶格结构??两种禁带宽度不同或掺杂类型不同的超薄层周期性地重叠,每层材料(势阱和势垒)的厚度都很薄,都可以和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相比,称这种结构为超晶格结构。能够对电子(空穴)的运动产生某种约束,使其能量量子化的势场就是超晶格结构。双异质结形成的结构,如AlxGa1-xAs/GaAs/AlxGa1-xAs结构。两种不...
9.4 半导体超晶格 §9.4半导体超晶格 概念:半导体超晶格是指由交替生长两种半导体材料薄层组成的一维周期性结构,且薄层厚度的周期小于电子平均自由程的人造材料。生长超晶格材料的方法:MBE、MOCVD等。背景及意义:超晶格的思想是江崎(LeoEsaki)和朱兆祥在1968年提出的。1973年获Nobel奖。超晶格结构提供了能够进行...
通过调整和集成纳米颗粒的协同功能、组成单元、形态、尺寸,可以有效地控制超晶格材料的性质。随着纳米粒子自组装的不断发展,已经出现多种超晶格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化合物、团簇等由刚性构件组成的超晶格。然而,将软材料比如超分子胶束组装成具有多重有序的结构,或者组装成复杂性的层次结构,仍然存在较大挑战性。胶...
福州超晶格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微企业,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11月05日,位于福建省福州高新区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高新苑B区54#楼南侧二层-H20,目前处于开业状态,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新材料技术研发;家用电器研发;电子专用材料研发;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合成材料销售等。 2、人员情况福州超晶格科技有限...
超晶格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材料,是由周期性的微米或纳米单元单元重复排列构成的。通常由金属或半导体构成,其中金属可以是银、铝、钴、铜等,半导体包括碲化镉、硒化锌等。 二、超晶格材料的特点 1.尺寸效应:超晶格材料的晶胞尺寸和形状均不同于传统晶体,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和表现形式。 2.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