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兮汉语提供论衡·超奇篇,论衡·超奇篇 王充,论衡·超奇篇赏析,论衡·超奇篇原文,论衡·超奇篇的意思,论衡·超奇篇全文,论衡·超奇篇出处,论衡·超奇篇王充,王充论衡·超奇篇.通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畅雅闲,审定文读(1),而以教授为人师者,通人也(2)。杼其义旨(
王充《论衡》卷39超奇篇诗解4鸿儒希有周长生者任安举奏文辞鸿儒上承文王孔子 题文诗: 鸿儒希有,文人比然,将相长吏,安可不贵? 岂徒用其,才力游文,于牒牍哉?州郡有忧, 治章上奏,解理结烦,使郡无事.如唐子高, 谷子云吏,出身尽思,竭笔牍力,烦忧适有, 不解者哉?古昔之远,四方辟匿,文墨之士, 难得纪录...
《论衡》卷十三·超奇篇全文内容如下:通人与文人的区别:通人:通读千篇以上,万卷以下的书籍,内容广博且审定文读,能以此教授他人者。文人鸿儒:不仅能博览群书,还能掇取其义旨,损益其文句,用于上书奏记或兴论立说、连结篇章者。著书表文的难能可贵:好学勤力、博闻强识的人在世间多有,但...
王充《论衡》卷39超奇篇诗解3鸿儒文深君臣治术心思为谋集扎为文情见于辞意验于言精诚感人 题文诗: 文章也有,深旨巨略,君臣治术,身不得行, 口不能绁,表著情心,以明己之,必能为之. 孔作春秋,以示王意.然则孔子,之春…
超奇篇 通書千篇以上,萬卷以下,弘暢雅閑,審定文讀,而以教授為人師者,通人也。杼其義旨,損益其文句,而以上書奏記,或興論立說、結連篇章者,文人鴻儒也。好學勤力,博聞強識,世間多有;著書表文,論說古今,萬不耐一。然則著書表文,博通所能用之者也。入山見木,長短無所不知;入野見艸,大小無所不識。然...
《论衡》卷十三·超奇篇 译注 372024-05 4 《论衡》卷十四·状留篇 482024-05 5 《论衡》卷十四·状留篇 译注 252024-05 6 《论衡》卷十四·寒温篇 282024-05 7 《论衡》卷十四·寒温篇 译注 302024-05 8 《论衡》卷十四·谴告篇 462024-05 9 《论衡》卷十四·谴告篇 译注 352024-05 10 《论衡》卷...
超奇篇 通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暢雅闲,审定文读,而以教授为人师者,通人也。杼其义旨,损益其文句,而以上书奏记,或兴论立说、结连篇章者,文人鸿儒也。好学勤力,博闻强识,世间多有;著书表文,论说古今,万不耐一。然则著书表文,博通所能用之者也。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
王充论“奇”——读《论衡·超奇篇》札记 作者: 石文英 出版物刊名: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17-124页 主题词: 王充;论衡;孔子;司马迁;六家要旨;荀子;司马谈;札记;董仲舒;淮南子 摘要: <正> 王充《论衡·超奇篇》,在我国思想史上、文学理论批评史上都有着重要价值。可惜历来对这篇奇文...
《论衡。卷十三。超奇篇》【译文】前代有严忌,后来有吴君高,最后有周长生。白野鸡从越尝贡来,畅草从郁林献来,雍州出玉,荆州、扬州产铜。珍贵的东西出产在四面边远而偏僻的地方,这些地方不能说就没有特出的人物。孔子说:“周文王已经死了,文章不都在我这里吗!”周文王的文章在孔子身上,孔子的文章在董仲舒身上...
王充《论衡》卷39超奇篇诗解5优者为高明者为上不由今古文人并出汉兴高祖选贤而今不举 题文诗:俗好高古,而称所闻,前人之业,菜果甘甜; 后人新造,蜜酪辛苦.周长生者,家在会稽, 生在今世,文章虽奇,论者犹谓,稚于前人. 天禀元气,人受元精,岂为古今,者差杀哉! 优者为高,明者为上.实事之人,见然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