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宋神宗赵顼出生 1048年5月25日, 宋神宗赵顼出生。宋神宗赵顼,曾用名赵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母曰宣仁圣烈皇后高氏,北宋第六位皇帝,在位17年,神宗是他的庙号,谥号为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年轻的赵顼有理想,勇于打破传统,他深信变法是缓解危机的唯一办法。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缓和...
不过,王安石下台后,赵顼还是将部分新法进行到底,其中改革官制与强化军兵保甲的制度成为改革的重心。由赵顼自己单独进行的改革被后人称为“神宗改制”。赵顼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其富国强兵的目的非常坚决,但在抑制兼并这点上,他遭到强烈反对后便往往虎头蛇尾,既想增加财政收人,又不愿损害上层既得利益,结果,负担只有转...
宋神宗赵顼[xū](公元1048年5月25日―公元1085年4月1日),初名仲针,宋英宗长子,生母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公元1064年(治平元年)封光国公,后进封淮阳郡王、颍王。公元1066年(治平三年)立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为宋神宗,时年20岁。公元1067年(治平四年),赵顼即位,由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且他素来都...
宋神宗赵顼的一生是短暂而充实的,他的改革与努力虽未能完全实现,但他对国家的关心和对人民的期望,依然值得我们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赵顼的故事提醒我们,作为领导者,面对挑战与困境时,勇于改革、坚持理想是多么重要。虽然他在37岁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继续追求更美好的未来。
赵顼:众卿,朕今晚邀你们来勾栏小聚,只为抛开君臣身份,让大家畅所欲言,朕执政已有三载,你们觉得朕如何?钢铁直男王安石:论变法,官家确实有些东西,但不多。砸缸史官司马光:官家是历代以来最爱折腾、最不靠谱,但却最有可能成为千古一帝的皇帝。养生大师文彦博:论养生之道,老夫只服官家!绯闻满身欧阳修:论女人缘,吾...
赵顼对于政治局势的疲弱深感不满,此刻在他面前的有两个大臣,一个是推行新政改革的王安石,一个是守旧派司马光,显然,王安石的激进做法更得赵顼喜爱,他认为,当朝急需一场革新来改变现状。于是在赵顼即位的第二年,便将王安石请入宫中,赵顼在和王安石会面之后的交谈中,用心倾听了王安石的改革规划,并向王安石诉说...
赵顼,初名赵仲针,生于庆历八年(1048年)的濮王宫。年幼时并未被视为未来的皇帝,但他的命运在嘉祐八年(1063年)开始改变,当时他被封为淮阳郡王。随后的一系列晋升,包括颍王和皇太子的头衔,为他的统治之路铺平了道路。改革:勇敢探索的熙丰变法 赵顼的统治标志着北宋历史上的政治改革,也被称为熙丰变法...
赵顼读zhaoxu 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初名赵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宣仁圣烈高皇后,宋朝第六位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治平元年(1064年),进封颍王。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被立为皇太子。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即位。 宋神宗在即位之初,耳闻目睹积贫积弱的困境,故...
赵顼朝代:北宋 已收录作品:11首 相关诗词(150)相关人物(34)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8—1085【介绍】: 即宋神宗。 英宗长子。 英宗即位,封颍王。 治平三年,立为太子。 四年,即位。 熙宁二年,任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以图富国强兵。
1067年,宋英宗崩逝,赵顼继位。新的领导人上台,就意味着组成新的领导班子,除了继续对韩琦、文彦博、欧阳修等人加以重用,一个新的名字出现在朝堂上。很显然,宋神宗是一个站在北宋历史转折点的男人,他接手的是一个畸形的帝国:国家很穷,财政入不敷出,却还要养这些冗官。土地兼并严重,流民四起,如果他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