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宽带隙热电材料及器件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Quadruple-Band Synglisis Enables High Thermoelectric Efficiency in Earth-Abundant Tin Sulfide Crystals》,这是赵立东教授2014年入职北航以来,第12次问鼎Science和Nature正刊。
本文也是国家杰青赵立东教授,自2015年以来发表的第8篇Science。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刘东锐。通讯作者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级博士研究生秦炳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立东教授。论文第一单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Science同期还刊登了韩国首尔大学In Chung教授的观点论文“Plainl...
2016年1月8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立东及美国西北大学Mercouri G. Kanatzidis共同通讯在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Ultrahigh power factor and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in hole-doped single-crystal SnS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创纪录的ZTdev〜1.34,在孔掺杂硒化锡(SnSe)晶体中ZT从0.7到2.0在300到773开尔文之间实现。卓...
从2014年回国至今,赵立东加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已经8年。 赵立东教授团队长期专注热电能源转换材料的研究,发现了多种具有层状结构的高效热电材料BiCuSeO、SnSe、SnS等,利用层状结构的各向异性实现了复杂耦合热电参数的协同调控。自2014年作为第一作者在Nature报道超高热电性能SnSe热电材料以来,2016年-2022年,赵立...
赵立东,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领军人才。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导。2009年获得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博士学位, 2009-2014年,先后在法国Universite Paris-Sud 和美国Northwestern University 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入职北航。 研究兴趣为开发宽温域高效温差发电和热电制冷材料。已发表350余篇...
2025年1月10日,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报道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立东课题组在高储量、低成本、宽带隙热电材料及器件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Quadruple-Band Synglisis Enables High Thermoelectric Efficiency in Earth-Abundant Tin Sulfide Crystals》,这是赵立东教授2014年入职北航以来,第12次问鼎Science和Nature正刊。
2025年1月10日,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报道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立东课题组在高储量、低成本、宽带隙热电材料及器件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Quadruple-Band Synglisis Enables High Thermoelectric Efficiency in Earth-Abundant Tin Sulfide Crystals》,这是赵立东教授2014年入职北航以来,第12次问鼎Science和Nature正刊。
2025年1月10日,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报道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立东课题组在高储量、低成本、宽带隙热电材料及器件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Quadruple-Band Synglisis Enables High Thermoelectric Efficiency in Earth-Abundant Tin Sulfide ...
11月26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立东作为通讯作者在全球顶级科研期刊《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Moving fast making for better cooling”的研究论文,科研团队提出了一种另辟蹊径的研究思路:基于“栅格化”策略寻找高效热电制冷材料的方法。“TOP数据库”显示,这是赵立东教授自2015年以来发表的第7篇Science。
“TOP大学来了”小编按,5月26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立东、秦炳超作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在全球顶级科研期刊《Science》发表题为“Lattice plainification advances highly effective SnSe crystalline thermoelectrics”的研究论文。北航航空航天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该校硕士研究生刘东锐为本文第一作者。“TOP数据库”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