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苏轼书法拓本《赵清献公碑》,碑文三十一开,帖芯高24.5厘米,宽14.5厘米,上海图书馆藏。此册是《赵清献公碑》传世孤本,北宋元祐四年(1089)刻石,苏文忠撰文并正书,文彦博篆额。碑石久佚。翁同龢题跋 赵之谦题跋
苏轼|楷书《赵清献公碑》,拓册翻墨本 苏轼书法,笔走龙蛇,风格豪放洒脱,被誉为“苏体”,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书法拓本《赵清献公碑》,乃苏轼撰文并书,刻于北宋元祐四年,现藏上海图书馆,展现了苏轼书法之妙。苏轼书法强调“妙在藏锋”、“淳古道劲”,追求自然流畅,不事雕琢。此风格影响了后世书...
万幸,有这么一块碑幸免于难——《赵清献公碑》,宋元祐四年(1089)四月刻,乃苏轼为北宋名臣赵抃亲撰亲书的神道碑,全文 长达3500字 。 或是因为赵抃的名臣身份,才让此碑得以幸存。如今所见《赵清献公碑》原刻原拓仅见一件明拓本传世,其珍罕毋庸置疑,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在上海图书馆。 收入《翰墨瑰宝:...
《赵清献公碑》苏轼撰文并书,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刻石,宋拓本,上海图书馆。苏轼的书法之美乃在于“妙在藏锋”、“淳古道劲”、“体度庄安,气象雍裕”、“藏巧于拙”,是“气势欹倾而神气横溢”的大家风度,既为当世之视,又是后世楷模。 【释文】故太子少师清献赵公,既薨之三年,其子除丧来告于朝曰:“...
苏轼《赵清献公碑》 楷书,苏轼撰文并书,北宋元祐四年(1089)刻石,明拓本, 上海图书馆藏。 苏轼的书法之美乃在于“妙在藏锋”、“淳古道劲”、“体度庄安,气象雍裕”、“藏巧于拙”,是“气势欹倾而神气横溢”的大家风度,既为当世直视,又是后世楷模。
苏轼《赵清献公碑》,妙在藏锋,神气横溢! 苏轼去世的第二年 在蔡京等人的煽动下 宋徽宗下令 对苏轼等元祐党人清剿 “天下碑碣榜额, 系东坡书撰者, 并一例除毁。” 苏轼亲书的碑刻 几乎都在这一年被毁了 《赵清献公碑》 宋元祐四年(1089)四月刻...
苏轼《赵清献公碑》 - 历代书法碑帖全集于20230410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13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赵清献公碑》苏轼撰文并书,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刻石,宋拓本,上海图书馆。苏轼的书法之美乃在于“妙在藏锋”、“淳古道劲”、“体度庄安,气象雍裕”、“藏巧于拙”,是“气势欹倾而神气横溢”的大家风度,既为当世直视,又是后世楷模。 【释文】故太子少师清献赵公,既薨之三年,其子除丧来告于朝曰:“...
《赵清献公碑》原石早已不存,在今天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的赵抃墓前,尚留有碑座及一小部分残碑,历经近千年风雨,依稀可见一个“直”字。 这是苏轼为北宋名臣赵抃撰写并以恭楷书写的神道碑文,全文长达3500字,碑石刻立于宋元祐四年(1089)四...
苏轼亲书的碑刻几乎都在这一年被毁了赵清献公碑宋元祐四年1089四月刻乃苏轼为其莫逆之交北宋名臣赵抃亲书亲撰的神道碑全文长达3500字或是因为赵抃的名臣身份才让此碑得以幸存如今所见赵清献公碑原刻原拓仅见一件明拓本传世收藏在上海图书馆 高清碑帖丨宋·苏轼《赵清献公碑》 苏轼去世的第二年 在蔡京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