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需要有一流大科学装置 1982年,赵振堂从清华大学毕业,怀着拳拳报国心,投身到国家物理研究的工作中,先后负责大型粒子加速器设计研制工作、加速器运行和升级改造工作。而后更是成为973项目“自由电子激光”副首席科学家,为祖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最令他骄傲的就是他和团队建造的大科学装置。赵振堂介绍说,大科...
他是我国恢复高考之后清华大学第一届加速器物理及应用专业的学生,从1978年起在校园里度过了12年的求学时光,获得了博士学位。1990年,他到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在刚刚建成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潜心专研、摸爬滚打,逐渐成为装置运行和升级改进的骨干。1998年,为了研制和建设上海光源加速器,他奉调担任了...
赵振堂,男, 198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0年在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博士导师,所长,上海光源工程部副总经理,973项目“自由电子激光”副首席科学家,上海市超导高频腔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加速器物理和加速器高频技术研究、承担和负责大型粒子加速器设计和研制工作以及加速器...
赵振堂还记得,刚刚进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85班时,班主任林郁正老师就要求班级要成为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和有凝聚力的集体,强调学习需要一个良好的班风,未来的工作更需要团结合作精神,大家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之后,无论是金工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老师们每次都向我们专门提出向实践学习、向工人师傅学...
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宣布,经中国工程院第14次院士增选和第13次外籍院士增选,共选举产生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上海高研院赵振堂研究员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振堂,男,196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0年11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加速器物理及应用专业并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
他是我国恢复高考之后清华大学第一届加速器物理及应用专业的学生,从1978年起在校园里度过了12年的求学时光,获得了博士学位。1990年,他到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在刚刚建成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潜心专研、摸爬滚打,逐渐成为装置运行和升级改进的骨干。1998年,为了研制和建设上海光源加速器,他奉调担任了上海...
他是我国恢复高考之后清华大学第一届加速器物理及应用专业的学生,从1978年起在校园里度过了12年的求学时光,获得了博士学位。1990年,他到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在刚刚建成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潜心专研、摸爬滚打,逐渐成为装置运行和升级改进的骨干。1998年,为了研制和建设上海光源加速器,他奉调担任了上海...
他是我国恢复高考之后清华大学第一届加速器物理及应用专业的学生,从1978年起在校园里度过了12年的求学时光,获得了博士学位。1990年,他到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在刚刚建成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潜心专研、摸爬滚打,逐渐成为装置运行和升级改进的骨干。1998年,为了研制和建设上海光源加速器,他奉调担任了上海...
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长期从事粒子加速器研究和装置研制 我收藏的导师 > 便捷的期刊搜索 > 免费课题组网站 > 推荐链接 查看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更多老师 查看更多学校老师 超过8,000万篇英文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