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门关》:赵州洗钵 赵州因僧问:“某甲乍入丛林,乞师指示!” 州云:“吃粥了也未?” 僧云:“吃粥了也。” 州云:“洗钵盂去!” 其僧有省。 无门曰:赵州开口见胆,露出心肝。者僧听事不真,唤钟作瓮。 颂曰:只为分明极,翻令所得迟。早知灯是火,饭熟已多时。©...
所以不要一想到佛法就是空呀,无我啊!说的玄妙莫测,听地云山雾罩。这僧向赵州禅师请教,禅师的回答,没有任何玄妙难测之处,把人心安放在现实平常生活中。认真专注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也是禅法修行。如金刚经中描述佛祖次第乞食,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包含了洗钵)!这一切全是禅的修行啊!无门禅师评论到:...
这首禅诗揭示了做人学道,不必希冀灵通,不必好高骛远,其实平常心就是道,道,不在其它地方,只在平常日用中体悟。 第一、二句“粥罢教令洗钵盂,豁然心地自相符”,禅者多处寻师访道为参禅,一般师父并不会很快就给你讲经说法,而总是早粥之后,就让他去洗碗等劳作...
子部>禅宗无门关> 七、赵州洗钵 赵州因僧问:“某甲乍入丛林,乞师指示!” 州云:“吃粥了也未?” 僧云:“吃粥了也。” 州云:“洗钵盂去!” 其僧有省。 无门曰:赵州开口见胆,露出心肝。者僧听事不真,唤钟作瓮。 颂曰:只为分明极,翻令所得迟。早知灯是火,饭熟已多时。
钵多罗,简称钵,为比丘六物之一,即盛饭器。译为应器,或应量器。应有三应:一、色相应,钵要灰黑色,令不起爱染心;二、体相应,钵体粗质,使人不起贪意;三、大小相应,不过量也,乞食不过七家,令人不恣口腹。当时四大天王,持四钵供佛,佛以神力,把它合为一钵,这是有钵的历史。 赵州(真际从谂禅师,南泉普愿禅师...
七、赵州洗钵 赵州因僧问:“某甲乍入丛林,乞师指示!” 州云:“吃粥了也未?” 僧云:“吃粥了也。” 州云:“洗钵盂去!” 其僧有省。 无门曰:赵州开口见胆,露出心肝。者僧听事不真,唤钟作瓮。 颂曰:只为分明极,翻令所得迟。早知灯是火,饭熟已多时。
赵州洗钵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公案)‘僧问赵州,某甲乍入丛林,乞师指示。州云:吃粥也未。僧云:吃粥了。州云:洗钵盂去。其僧省悟。’见无门关七则,从容录三十九则。更多:https://www.bmcx.com/
(公案)「僧问赵州,某甲乍入丛林,乞师指示。州云:吃粥也未。僧云:吃粥了。州云:洗 钵 盂去。其僧省悟。」见无门关七则,从容录三十九则。
赵州洗钵 |开悟就是该干嘛干嘛? 禅宗无门关7. 赵州洗钵 赵州因僧问:“某甲乍入丛林,乞师指示。” 州云:“吃粥了也未?” 僧云:“吃粥了也。” 州云:“洗钵盂去”。其僧有省。 【无门曰】 赵州开口见胆,露出...
小典故:洗钵去有位从南方来的僧人问赵州:“什么是佛?”赵州答:“殿里的。”僧人问:“殿里的不是泥塑的吗?” 赵州答“是”。僧人又问“那真正的佛呢?”赵州又答:“殿里的”。来访的僧人一脸迷惑,以为赵州在捉弄他,便恳求道:“学人方入禅门不久,请禅师指点迷津。” 赵州看了看,说道:“吃过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