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课程: 考古学导论、田野考古学、考古学方法论、新石器时代考古泛论、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考古论文设计与写作教育经历: 1981年09月—1985年07月 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本科生(获学士学位) 1985年07月—1988年06月 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2000年09月—2005年12月 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
赵宾福,男,汉族,1963年2月生,黑龙江省宾县人。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教授。自1981年起在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留校任教,1990年晋升为讲师,1994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历任吉林大学考古教研室副主任、考古学系副主任、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现为吉林大学...
赵宾福(1963.2~ ),黑龙江省宾县人。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优秀人才,吉林省“长白山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
赵宾福教授是吉林大学文学院的重要成员,现任党委委员和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史前研究室主任,同时还是吉林大学史学基地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考古学会和吉林省考古学会的活跃成员。他的研究领域广泛,专注于史前考古、先秦考古、田野考古、考古学方法论、东北和西南地区的考古以及中国古代玉器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
从安特生、夏鼐、梁思永,到苏秉琦、宿白、严文明、张光直,再到陈星灿、赵宾福,这些考古学家们的名字,仿佛是一部流动的历史。考古学的进步不仅体现在田野踏查与发掘的简单工作上,还借助了全站仪、遥感探测等现代技术,甚至运用了DNA、孢粉、植硅体、C14等先进手段。一百年,转瞬即逝,但考古学的硕果却成为了民族永远的...
消息来源 / 2021年《考古》第9期 排版/ 陈蓄涵 李阳:,。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赵宾福:《走中国道路: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姓名:赵宾福 性别:男 职称:教授 所在系别:考古学系 是否博导:是 最高学历:研究生 最高学位:博士 电话: 详细情况 所在学科专业:考古学 所研究方向:史前考古、东北考古、文物保护、考古传播 讲授课程:考古学导论、田野考古学、考古学方法论、新石器时代考古泛论、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考古论文设计与写...
赵宾福教授的科研成果丰富多样,涵盖多个领域。以下是他的主要科研项目:- 他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老关庙遗址发掘与奉节史前考古”(1998-2000年,项目编号:98EKG001),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老关庙遗址发掘”(98JD780002),均在1998至2000年间进行。-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嫩江...
赵宾福教授在教学领域贡献丰富,主讲课程涵盖广泛。他教授本科生课程,包括考古学导论、新石器时代考古、田野考古以及先秦考古等,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在研究生课程方面,他的教学内容深入,如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专题研究、苏秉琦与区系类型理论、考古学文化研究等,培养了研究生的高级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