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写作者辞家赴安西在大漠中行进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初赴边塞的新奇之感和远离家乡的思亲之情,同时也显现出一种从军的豪情。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原文】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赏析】 在唐代诗坛上,岑参的边塞诗以奇情异趣独树一帜。他...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答案 译文骑马向西走几乎来到天边,离家以后已见到两次月圆。今夜不知道到哪里去投宿,在这沙漠中万里不见人烟。注释⑴碛(qì):沙石地,沙漠。这里指银山碛,又名银山,在今新疆库木什附近。⑵走马:骑马。⑶辞家:告别家乡,离开家乡。见月两回圆:表示两个月。月亮每个月十五圆一次...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诗句出处《碛中作》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名句类型:边塞沙漠军旅生活 更新时间: 2025-01-09 20:04:39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岑参)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
出自唐代岑参的《碛中作》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骑马向西走几乎来到天边,离家以后已见到两次月圆。 今夜不知道到哪里去投宿,在这沙漠中万里不见人烟。 注释 ⑴碛(qì):沙石地,沙漠。这里指银山碛,又名银山,在今新疆库木什附近。 ⑵走马...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210喜欢 何处生活万里不知边塞绝人西来马西两回人烟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园。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的意思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 骑马西行几乎来到天边,离开家乡将近两月。在这荒无人烟的沙漠中,我今夜又该在哪里住宿呢。 考查知识点:诗词鉴赏 诗词作者简介,重点词语与译文: 作者: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
参考答案为: 这首诗的诗意为骑马西行几乎来到天边,离开家乡至今已见到两次月圆。今夜不知道到哪里去投宿,在这万里平沙之中没有人家,绝无人烟。诗人通过描绘在塞外艰苦的旅程和环境,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漂泊不定的孤寂之感。反馈 收藏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此诗作于岑参第一次出塞赴安西都护府(今新疆库车县)途中,他将在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充任节度使掌书记。此诗描写的就是岑参赴安西途经大沙漠时的情景。诗中有初赴边塞的新奇,也有远离故园的乡思,更有一种从军的豪情。“碛qì中作”...
《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前言】 《碛中作》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选取沙漠行军途中野营生活的一个剪影,以雄健的笔触,描述了驰骋塞外,随止随歇的军旅生活。虽仅四句,却融汇了作者初赴边...
《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前言】 《碛中作》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选取沙漠行军途中野营生活的一个剪影,以雄健的笔触,描述了驰骋塞外,随止随歇的军旅生活。虽仅四句,却融汇了作者初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