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认为,哀伤本来是失去亲人与爱人的重要反应,一般只要人能够经历足够的哀伤问题应该不大,但倘若一个人经历重大创伤事件后,没有经历足够的哀伤,甚至这种感觉被压抑下去,这就会转化为抑郁。抑郁并不等同于哀伤,哀伤是正常的心理状态,但抑郁却是病理性的;其次哀伤会通过时间自行缓解,但是抑郁状态不会。与哀...
走出抑郁解读抑郁.pdf,走出抑郁解读抑郁 张小琴:大家好,今天我们演播室请到了两位嘉宾:一位 是来自东方电视台的曹可凡,您好;另一位是心理学专家李子勋老师,您好。今天我们 要谈的话题和抑郁有关,我们要一起来面对抑郁这种情绪。 曹可凡:我父亲是因为忧郁症去世的。
陪伴孩子走出抑郁,需要家长的关注和关爱,需要孩子自己的努力和心理治疗的帮助。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给家长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和负担。但是,只要家长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与孩子一起度过难关,陪伴孩子走出抑郁并建立积极的情绪态度和身心健康,就能让孩子度过青春期的坎儿...
什么方法最好呢?在《解读抑郁 告别抑郁三步走》这本书的第三部分,将跟大家详细分析,在何种情况下,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走出抑郁。可以说,很多方法都帮助许多人走出了抑郁,但也没有一种方法是适应所有人的。这本书的第三部分,将给你一些建议,在什么情况下,你可以选择什么方法,怎样才是对你最有利的。
走出抑郁:矫正悲观的解读风格,以及对未来的负面预期 心理学:避免对过去和未来的过多联系,才能轻松走出抑郁。 对于抑郁者而言,当前受到的挫败感常常与过去建立某种联系,甚至会产生对未来的负面预期。举个夸张一点的例子:一个抑郁者崴了脚,于是抱怨自己真没用。于是联想起小时候去打酱油,回来的路上摔倒了,酱油撒了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压力的增加,抑郁症患者日益增多。在美国,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抑郁症。在过去20年中,美国成年人中患抑郁症的比例增加了近2倍。在英国,这一比例上升了1倍,达到了3%。中国也有类似情况。…
平静的生活中,总有一些我们预料不到的事发生,比如抑郁症。根据WHO发布的数据,全球范围内约有4.3%(3.22亿人)罹患抑郁症,涵盖各个年龄段。因抑郁导致的自杀行为每年夺走近80万人的生命,已成为15-29岁年龄段个体的第二大死因。面对这个严肃的话题,我们用这部温情和暖心
解读抑郁背后的“黑暗力量”——走出抑郁阴霾 2018年7月28日上午10:00,为了提升公众对抑郁症疾病的认识,帮助患者及早获得治疗,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尽一丝绵薄之力,成都棕南医院精神卫生中心邀请国家注册心理督导师、中国心理咨询师协会(筹)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心理学博士——陈雪飞博士,在成都棕南医院一楼讲厅...
第一步:正确认识并接纳孩子的抑郁情绪 首先,家长要充分理解,抑郁并非简单的“心情不好”,而是心理健康领域的一种情绪障碍。当孩子出现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我评价过低、注意力不集中等状况时,家长应提高警惕,及时识别可能存在的抑郁倾向。接纳孩子的抑郁情绪是恢复的第一步,避免责备、否定或轻视他们的情感体验...
第三个阶段是抑郁的导火索,在现实中再次经历情感创伤使得幻想突然破灭,人们不得不面对让人痛苦的现实; 第四个阶段是抑郁症状的暴发阶段,问题集中呈现。 那么,该如何“走出幻灭”、走出抑郁呢? 值此之际,一杯咖啡公益心理团队将和大家一起分享资深精神分析师简-大卫·纳索对抑郁的最新解读,运用他写给大众的通俗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