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赫鲁晓夫把马林科夫赶走,然后大权独揽,他就迫不及待的搞了一件大事情,这件事情就是著名的秘密报告。在当年苏共22大的秘密报告里面,赫鲁晓夫全面否定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意识形态造成了极大的震动,此事后来广受批评。但是回到当时,苏共高层可不这么认为,赫鲁晓夫这是拨乱反正,明君风范啊。秘密报告,...
在构建反对赫鲁晓夫联盟的策略中,勃列日涅夫展现了超凡的政治洞察力和策略布局能力。通过深入分析赫鲁晓夫政策的多个弊端,例如经济困境、农业政策失败以及国际关系上的失误,勃列日涅夫找到了联合党内高层反对派的切入点。他不仅利用了这些政策失败引发的广泛不满情绪,更是通过个人魅力和政治技巧,将这种不满转化为对赫鲁晓...
赫鲁晓夫接到的特殊电话时间来到1964年10月12日,还未下台的赫鲁晓夫正在黑海边的豪华别墅度假,同时招待几位重要客人。就在此时,从莫斯科打来一个电话,赫鲁晓夫拿起话筒一听,对面传来了勃列日涅夫的声音,对方明确告知赫鲁晓夫:苏联主席团正在召开紧急会议,讨论之前提出的关于农业改革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勃列日涅夫之...
1964年10月13日清晨6点,克里米亚皮采兰达别墅的值班电话响起。勃列日涅夫的声音从听筒中传来,要求赫鲁晓夫立即返回莫斯科参加紧急会议。当时的赫鲁晓夫正在阳台上看报纸,他让秘书接听了这个改变苏联历史的电话。7点30分,赫鲁晓夫的专机开始准备起飞。机场的工作人员注意到,通常陪同领导人的安保人员突然减少了一半。
1939年,33岁的勃列日涅夫成为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一把手,而此时乌克兰的第一书记正是赫鲁晓夫。换句话说,勃列日涅夫是赫鲁晓夫的嫡系爱将,属于正儿八经的圈内人。往后十余年里,勃列日涅夫好比坐上了火箭,级别飙升。最终在赫鲁晓夫的引荐下踏足莫斯科,进入苏联核心权力圈,同时得到了斯大林的赏识。这样看来...
关于赫鲁晓夫的被迫辞职来得是那么的突然,可以说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苏联竟悄无声息地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而策划这场政变居然是当时平平无奇,哪怕后来世人对他评价也是平庸的勃列日涅夫。那么,勃列日涅夫为什么能成功发动政变?执政苏联11年的赫鲁晓夫又为何没有一点反抗之力?(赫鲁晓夫)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苏联历史上的权力交接常常伴随着权谋与背叛的阴谋,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发生在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之间。这场领袖与亲信之间的权力博弈对苏联政治格局和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 赫鲁晓夫的权力崛起与巩固 赫鲁晓夫于1894年出生在乌克兰一个农民家庭。他在年轻时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并积极参与了俄国革命。在布尔什维克...
而最后与他交锋的,竟然是被他视作平庸之辈的勃列日涅夫,更加令人诧异的是,此人曾是他最信任的好同志、老部下。早在赫鲁晓夫还在乌克兰工作时,勃列日涅夫就已经为赫鲁晓夫效力了,也是赫鲁晓夫把资质平庸的勃列日涅夫提拔到了克里姆林宫任职。此后勃列日涅夫一路平步青云,直至升迁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并兼任苏共...
若说起让苏联解体的几个罪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以及戈尔巴乔夫三人首当其冲。 而赫鲁晓夫,也是最具有争议的一个人物。当初他自己发动了“宫廷政变”,抢占了最高领导人的位置,可万万没想到,自己会有一天,会被平庸的勃列日涅夫,用“同样的方式”把自己赶下台! 这又是为何?一向雷厉风行的赫鲁晓夫,怎么会被赶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