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2、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 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
赫尔希和蔡斯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相关操作及结果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同时用含同位素35S、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B.
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操作及结果正确的是( ) A、同时用含同位素35S、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含同位素35S、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经标记的大肠杆菌 C、噬菌体侵染细菌并经保温、搅拌与离心后,含35S的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沉淀物中 ...
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离心的目的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含有噬菌体DNA的细菌分开,因此上清液是亲代噬菌体的...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 Ⅰ.上面是用35S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的过程,回答问题。 (1)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采用的实验技术是___。 (2)简要说明如何实现用35S对噬菌体进行标记___。 (3)以上实验结果___(能/不能)说明遗传物质不是蛋白质,理由是___。 Ⅱ.用32P标...
赫尔希和蔡斯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假设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那么可能的原因是搅拌不
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操作及结果正确的是( ) A. 分别用15N、32P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B. 用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从而得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示踪元素进行如下实验。他们首先将大肠杆菌培养在含有32P的培养液中,噬菌体在这种细菌中繁殖,噬菌体的DNA中也含有32P,但它的蛋白质不含32P,因为蛋白质中没有磷元素。用这样的噬菌体侵染不含32P的细菌,发现___进入细菌细胞。如果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噬菌体在这种合32S的细菌体内...
分析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2、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 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②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1)该实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