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地处黑龙江、松花江交汇处,是赫哲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区,也是赫哲族传统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区。赫哲故里,因渔而兴。独特的赫哲族渔猎文化,孕育出赫哲族伊玛堪、鱼皮画、鱼皮衣制作技艺等一批世界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鱼、穿鱼皮衣、制作鱼皮画……在同江,赫哲族把文化传承融入...
作为北方少数民族中唯一的渔猎民族,赫哲族先民早在几千年之前,就过上了这种以狩猎和捕鱼为主的趣味性生活。在赫哲族人的心目中万物皆有灵性,在这种思想的感召之下赫哲族人,产生了最原始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他们对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怀有敬畏之心,虽然赫哲族主要以渔猎为生存技能。但是在渔猎之时也有禁忌...
在祖国的东北之疆,有一处边陲明珠——黑龙江省同江市。这里是赫哲族的主要聚居地,有着民族特色浓郁的渔猎文化。 近年来,同江市不断提升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和知名度,民俗文化挖掘、传统文化传承、文旅融合发展等工...
春节阖家团圆的喜庆氛围里,美食的香气也愈发诱人。年夜饭大军中,除了饺子、年糕这些常客,在黑龙江省,还有一种独特的美食讲述着渔猎民族对生活的热爱与期许,这便是赫哲族全鱼宴。赫哲族是中国北方唯一以渔猎为生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乌苏里江水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
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 5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喊江节:东北千年渔猎文化的时代回响》的报道。 “立夏鱼儿欢,小满鱼来全;芒种鱼产卵,夏至把河拦;小暑胖头跳,大暑鲤鱼跃……”乌苏里江畔,赫哲族渔民捕鱼晒网,在迎接夏日的欢歌中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
他们以渔猎为生,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其中,赫哲族的民间音乐与说唱艺术,无疑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走进赫哲村寨,仿佛能听见历史在耳边轻声细语。那悠扬的“伊玛堪”说唱,是赫哲族世代口耳相传的英雄史诗,讲述着部落英雄与自然的斗争、爱情的悲欢离合,每一句歌词都蕴含着对生活的...
赫哲族 北方原始渔猎文化的守护者 封面摘要:三江沃野,赫哲渔乡,这里是一片富饶而神奇的土地,这里是《乌苏里船歌》的故乡。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在这里握手言欢,骁勇的赫哲人在这里划着小船用渔叉叉鱼,穿着踏雪板用扎枪狩猎,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生活至今...
这里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地处黑龙江、松花江交汇处,是赫哲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区,也是赫哲族传统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区。 赫哲故里,因渔而兴。独特的赫哲族渔猎文化,孕育出赫哲族伊玛堪、鱼皮画、鱼皮衣制作技艺等一批世界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鱼、穿鱼皮衣、制作鱼皮画……在同江,赫哲族把文化传承融入日常...
这里不仅是赫哲族人民的故乡,更承载着深厚且独特的渔猎文化传统。近年来,同江市致力于提升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与知名度,通过深入挖掘民俗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并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航拍同江市,这座城市仿佛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东北边陲。在这里,历史与文化...
抓吉赫哲族民俗村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乌苏镇,是乌苏镇政府的所在地。全村共有101户,381人,其中赫哲族居民51户,155人。这里保留和发扬了赫哲族传统的渔猎文化,设有黑龙江省赫哲文化传习所和民族文化博物馆。赫哲族居民在渔猎生产的空闲时间里,致力于研习传统的赫哲鱼皮画和鱼皮衣制作技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