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流行性病害远距离传播蔓延速度防治要点黄疸病产量损失一,小麦条锈病小麦条锈病俗称黄疸病,是典型的远距离传播流行性病害,具有扩展蔓延速度快,成灾频率高危害严重等特点,小麦受害后,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千粒重大大降低,重发年一般产量损失30%~40%,甚至绝收.农化市场十日讯...
目前,商丘市小麦正处于拔节孕穗期,据气象部门预报,预计4月份商丘市将出现多次降水过程,条锈病发生、蔓延、流行风险加大;同时,降水天气与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度高,全市存在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气象风险。为切实做好防控工作,最大程度减少危害损失,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乡村产业发展中心制定《2024年商丘市小麦条锈病和...
1. 赤霉病防治用药:推荐使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广谱杀菌剂。在小麦抽穗期至灌浆期,根据病情及时喷药,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2. 条锈病防治用药:推荐使用三唑酮、丙环唑等药剂。在小麦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
二、小麦赤霉病 (一)发生为害 小麦赤霉病又名红头瘴、烂麦头,是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南部常发病害,我省以豫南麦区发生最重,一般发生年减产10%~20%,大流行年损失高达40%以上,甚至绝收。同时,感染了赤霉病的小麦籽粒含有一种呕吐毒素,对人和动物有很强的毒性,病粒超标后人畜无法食用,且不能做商品粮收购。因此,...
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和黄淮南部麦区偏重至大流行风险高,条锈病在汉水流域和西北麦区局部偏重发生,茎基腐病和纹枯病在黄淮麦区偏重发生,蚜虫在黄淮海大部麦区偏重发生。 一、发生趋势 (一)病害 赤霉病总体偏重流行,湖北江汉平原和鄂东、浙江大部、安徽大部、江苏中南部、河南南部大流行风险高;江苏北部、河南...
如遇病害严重流行,第一次防治结束后,需隔5-7天再喷药1-2次,确保控制效果。对多菌灵抗性高水平地区,应停止使用苯丙咪唑类药剂,提倡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赤霉病偶发区,可结合其他病虫防治,在抽穗扬花期进行兼治。 02 小麦条锈病 加强病情监测,实施分...
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和黄淮南部麦区偏重流行风险高,茎基腐病在黄淮麦区偏重发生,纹枯病在华北麦区偏重发生,条锈病在汉水流域和西北麦区局部偏重发生。针对这四类偏重发生的病害,种业商务网现整理出其防治措施,减少损失,以供参考: 赤霉病总体偏重流行,湖北江汉平原和鄂东、浙江北部、安徽大部、江苏中南部、...
对小麦条锈病,要大力推行“带药侦查,打点保面”,做到“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发现一片、防治全田”,对发病中心集中进行围歼防治,努力延缓病害流行速度,组织开展应急防治;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1%时,及时组织大面积的防治,做到应治尽治。赤霉病可...
4月25日,农业农村部再次召开小麦赤霉病条锈病防控工作推进落实视频会,进一步调度分析黄淮江淮西北小麦病虫害发生态势,对当前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全力打好防病虫保夏粮丰收攻坚战。 会议指出,目前江淮江汉冬小麦处于盛花期,黄淮、华北、西北东部等地也开始抽穗扬花,正是小麦赤霉病、条锈病防控...
小麦赤霉病防治用药:- 赤霉病的防治以预防为主,当小麦抽穗扬花期遇到连阴雨天气时,及时喷药预防。- 常用的预防性药剂包括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等。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加强农业防治和生态控制,应用绿色防控技术。- 根据当地抗药性监测情况选择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