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标玉米赤霉烯酮的标准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由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主要污染玉米及其制品。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国家对玉米赤霉烯酮在食品中的含量制定了严格的限量标准。具体来说,在玉米原粮中,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标准为60μg/kg;在玉米面、玉米渣等玉米制品中,限量标准则为30μ...
国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检测方法》(GB 2763-2019) 中对赤霉烯酮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规定。该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赤霉烯酮的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气相色谱法 (GC) 等。其中,HPLC 法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等优点。 三、赤霉烯酮检测方法的实际应用 在实际生产中,赤霉...
百度试题 题目玉米赤霉烯酮国标为() A. 0.3毫克/千克 B. 0.5毫克/千克 C. 0.8毫克/千克 D. 1毫克/千克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0.3毫克/千克 反馈 收藏
玉米赤霉烯酮国标检测方法 爱采购寻源宝 在玉米质量检测中,针对赤霉烯酮这一有害物质,我们严格遵循国家标准进行检测。首先,需对50克玉米样品进行预处理,采用甲醇与水(8:2比例)及氢氧化钠混合,加热回流提取两小时后冷却过滤。接着,取5毫升提取液,与水、甲醇按1:1:2比例稀释,运用先进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
适用范围调整:新标准可能对适用的食品种类或样品处理方法进行了明确或扩展,以更全面地覆盖可能含有玉米赤霉烯酮的食品类别。 检测方法优化:引入了更先进的检测技术和分析方法,如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准确性和效率。同时,可能对前处理步骤进行了简化,减少检测时间和成本。
GB/T 19540-2004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2004-06-10颁布,2004-10-01实施的国家标准。 GB/T 19540-2004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 GB/T 19540-2004标准规定了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以下简称ZEN)的薄层色谱测定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赤霉烯酮免疫亲和柱广泛地应用于粮食、食品、饲料、 坚果、花生、酱油、醋、辣椒、胡椒、药材和酒类等样品的提取,该方法 速度快、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对准确灵敏的测定样品中的玉米赤霉烯酮 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IAC-SEP®玉米赤霉烯酮免疫亲和柱适用于以下标准: GB/T 5009.209-2016 食品安...
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又称F-2毒素,具有类雌激素作用,能导致动物雌激素水平过高及严重的生殖和不育问题。本方法采用Welchrom®玉米赤霉烯酮免疫亲和柱净化,HPLC-FLD检测玉米赤霉烯酮,此法适用于粮食和粮食制品等基质的检测,操作简便,重现性佳。
玉米赤霉烯酮国标为() A、0.3毫克/千克 B、0.5毫克/千克 C、0.8毫克/千克 D、1毫克/千克 该题目是单项选择题,请记得只要选择1个答案!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试题上传试题纠错TAGS玉米赤霉烯酮国标03A03毫克千克公斤 关键词试题汇总大全本题目来自[12题库]本页地址:https://www.12tiku.com/newtiku/...
一、玉米赤霉烯酮简介 玉米赤霉烯酮是赤霉菌毒素B1代谢产物,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引起多种癌症和免疫系统疾病。因此,玉米赤霉烯酮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备受关注。 二、国标检测方法 1. 提取 将50g玉米样品加入200ml的甲醇和水(80:20),加入2g氢氧化钠,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冷却后过滤待用。 2. 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