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霉烯酮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2761-2011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规定谷物及其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应低于60μg/kg。 《GB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中规定,玉米粉中玉米赤霉烯酮应≤60μg/kg。 《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不得在原粮...
首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赤霉烯酮的限量标准规定为每公斤20微克。而欧盟委员会则规定赤霉烯酮在小麦、玉米、大米和其他谷物及其产品中的限量标准为每公斤5微克。中国国家标准规定,赤霉烯酮在谷物及其制品中的限量标准为每公斤20微克。这些限量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免受赤霉烯酮的潜在危害。 为了确保...
玉米赤霉烯酮标准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简称ZEN)是主要由一些镰刀菌属的真菌产生的一种毒素。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玉米赤霉烯酮的最大限量值为60μg/kg。玉米赤霉烯酮对大麦、小麦、高粱、小米和大米也有污染,且在面粉、麦芽、啤酒及大豆及其制品中也可检出。食用玉米...
一、玉米赤霉烯酮国家标准 1、玉米赤霉烯酮主要用在玉米、小麦、大米、大麦等农作物上,可以促进烟草花芽和冬小麦穗的发育,提高玉米的抗逆、抗病能力。但是该药物耐热性极强,需要在110℃以下处理1-2小时左右才能被破坏。如果动物吃了这些作物茎秆制成的饲料,会造成动物急性、慢性中毒,影响到动物的繁...
正在修订的《饲料卫生标准》中,最严格的仔猪、青年母猪配合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为100 μg/kg。其他国家也有相应规定,如法国规定谷物、菜油中玉米赤霉烯酮(ZEN)允许量为200 μg/kg;俄罗斯规定硬质小麦、面粉、小麦胚芽中玉米赤霉烯酮(ZEN)允许量为1000μg/kg;乌拉圭规定玉米、大麦中玉米赤...
2、赤霉烯酮国家标准:粮食的检出限为5μg/kg,粮食制成的食品的检出限为20μg/kg;酒类的检出限为...
玉米赤霉烯酮(简称FUM)是一种在玉米、小麦等粮食中产生的真菌毒素,长期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我国制定了相关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FUM的允许限量进行了精细化规定。当前,食品玉米赤霉烯酮国家标准已经成为了全中国民众保障食品安全的最基本保障措施。 二、标准内...
在中国,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委员会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GB 2761-2017),该标准规定了玉米及玉米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标准。根据该标准,玉米及玉米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标准为5μg/kg。这一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国人的食品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欧盟,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标准也有明确...
本标准第一部分为植物源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其中第一法适用于粮食和粮食制品,酒类,酱油、醋、酱及酱制品,大豆、油菜籽、食用植物油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测定,第二法适用于大豆、油菜籽、食用植物油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第二部分为动物源性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适用于牛肉、猪肉、牛肝、牛奶、鸡蛋。
玉米赤霉烯酮是鸡饲料中常见的真菌毒素,其对鸡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家对鸡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做了明确规定,并制定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和限量标准,以保障饲料的安全性和产品的质量。标准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