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腹松鼠(学名:Callosciuruserythraeus)又称红腹松鼠,为啮齿类动物。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亦见于次生林、砍伐迹地以及丘陵台地、椰林、灌木林、竹林、乔木和竹林混交林、马尾松林、枞林、灌木丛等植被环境,是树栖动物。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包括中国、缅甸、印度阿萨姆、不丹、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和马来西亚...
赤腹松鼠 基础信息 别名:红腹松鼠、松鼠 性味:味甘;咸;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行气止痛。主跌打伤痛;骨折;月经不调;闭经;痛经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松鼠科动物赤腹松鼠去内脏的全体。 原形态:赤腹松鼠,中等大小树栖松鼠,体长19-25cm,体重280-420g。体侧无皮膜。吻短。耳小而圆。颈粗壮。前足常裸露...
赤腹松鼠属啮齿目松鼠科丽松鼠亚科,是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赤腹松鼠,体长在17-24厘米之间;尾较长,若连尾端毛在内几乎等于体长,尾呈扩散带状,有黑色或棕黄色斑点,有时毛尖黑色。背部橄榄色,腹毛鲜红色、褐紫色、棕色或者暗黄色;有的种在...
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 啮齿类动物,体长178—233毫米,尾部较长,多栖居于树上,利用树杈围以树叶茅草等攀爬物制成的外表形似鸟窝的巢穴,也有直接利用腐朽树洞改建成巢穴直接入住。 本种善于跳跃,最远可达6米,穿梭于树木之间,有“镖鼠”之称。食性复杂,主要食用各类农作物、鸟蛋和昆虫等。 本种列入濒危野...
别名红腹松鼠、松鼠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松鼠科动物赤腹松鼠去内脏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losciurus erythraeus (Pallas )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捕捉,猎杀后,除去内脏,阴干。 原形态赤腹松鼠,中等大小树栖松鼠,体长19-25cm,体重280-420g。体侧无皮膜。吻短。耳小而圆。
01 名称 中文学名:赤腹松鼠 拉丁学名: Callosciurus erythraeus 壮语称谓: noucoengz(孬松),统称 科属:松鼠科 丽松鼠属 02 特征 体长19-25cm,体重280-420g;体侧无皮膜,吻短,耳小而圆,颈粗壮;前足常裸露,后足5趾具全,后足踵部被毛,爪锐利呈...
赤腹松鼠,这种活泼的树栖型啮齿动物,主要栖息在山区的林地、阔叶林以及针叶林中。它们以植物果实、种子以及嫩叶为日常主食,展现出了卓越的跳跃能力。在寻找食物时,赤腹松鼠常常能从一棵树轻松跳到另一棵树,远距离可达5-6米,因此也被戏称为“飞鼠”或“镖鼠”。赤腹松鼠的繁殖期跨越3月至10月,每胎可产...
【别名】 红腹松鼠、松鼠 【来源】 药材基源:为松鼠科动物赤腹松鼠去内脏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losciurus erythraeus (Pallas )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捕捉,猎杀后,除去内脏,阴干。 【原形态】 赤腹松鼠,中等大小树栖松鼠,体长19-25cm,体重280-420g。体侧无皮膜。吻短。耳小而圆。颈粗壮。前足常...
最常见的野生松鼠, 就是赤腹松鼠啦! 赤腹松鼠 赤腹松鼠乍一看,浑身是不折不扣的老鼠色,颜值全靠软蓬蓬的大尾巴撑着,但要是眼神够好(或者相机够好)的话,可以发现其实它们的肚子是棕红色的,这也是它们名字的由来。 肚子也有颜值 俗话说,始于颜值,合于性格, 大家对这个野生动物“邻居”的“性格”(生态习性) 又...
01 长尾精灵——赤腹松鼠 赤腹松鼠,这一长着长尾巴的啮齿类动物,隶属于啮齿目松鼠科,又称红腹松鼠。它们的身影主要出现在东亚及东南亚的众多城市公园中。这种松鼠的背部和四肢外侧面呈现出橄榄褐色,而腹部则是一片鲜艳的红色,这也正是其名字的由来。值得一提的是,赤腹松鼠腹部的红色在各个地区的深浅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