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铜雀台遗址人多发其古瓦,琢之为砚,甚工……昔人制此台,其瓦俾陶人澄泥以稀滤过,加胡桃油,方埏埴之,故与众瓦有异焉……土人有假作古瓦之状砚以市于人者甚众。在崇尚金石之学的宋朝,一枚铜雀台瓦片制作的砚台实在是再风雅不过的物品,铜雀砚成为人们追求的古董,被购置、赠送、交换、欣赏、评价和使用。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杜牧·赤壁 据说每到春节,曹操都会在邺城的铜雀台邀请文武百官参加聚会,那么铜雀台的由来是什么呢?公元204年,曹操水淹邺城,击败袁尚援军,审荣开城投降,顺利夺取袁氏经营十余年的邺城。至此,冀州平定,曹操将邺城定为魏王王都。建...
最近出版的田晓菲的《赤壁之戟——建安与三国》中第四章《台与瓦:想象一座失落的城池》,讲述邺城中作为曹魏的象征物的铜雀台相关的诗歌怎样体现着古人对于曹魏政权的历史态度的更迭。 书影 212年春,铜雀台刚落成时,曹操与诸子及幕僚们以“赋”这一文体塑造出一座目及八荒、“齐日月之辉光”祝福着“洪祚远期”的壮...
曹操郁闷之余开始在邺城大兴土木,在邺城西北建造了著名的邺城三台——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大名鼎鼎的铜雀台只是其中之一,三台之间有双层复道相通。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怀古诗《赤壁》中那句著名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让铜雀台名扬天下。铜雀台是那个时代中国古代台式建筑的巅峰之作。建安十五年,...
《赤壁·铜雀台》—张馨予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筑台-曹操侵入赤壁,收尽江南美女,迫从劳工苦力,修筑铜雀台。 困苦-筑铜雀台工程浩大,历尽艰辛。 困苦-筑铜雀台工程浩大,历尽艰辛。 建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铜雀筑成,魅力独芳。 意乔-此战为小乔而来,待胜利后定收小乔置铜雀台上,相映生辉,年华...
其实,还有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来证明,铜雀台与二乔实在没有半点关系。那就是时间线完全是对不上的!曹操的铜雀台建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而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所谓“铜雀台赋”在当时根本不存在。那么,为何小说中要加入“美人计”这一情节?这无非是为了增加故事的戏剧性。诸葛亮智激...
这事不由周瑜不信,所以他怒了,所以孙刘结盟,赤壁之战爆发。曹操有喜欢妇女的癖好,后人有挖掘名人隐私的乐趣,从此铜雀台与二乔的不解之缘,一千多年来越传越活灵活现,越传越活色生香,光是相关的诗歌,就可以出一本专辑。最著名的当属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若是东风不给周郎方便,那么赤壁之战的胜负就要换一换了,曹操就会攻克东吴,江东的那两位美女大小乔就要被锁在铜雀台的深宫中了。其实,无论是罗贯中还是杜牧,无论是小说还是诗词,虽然都存在杜撰的意味,但这样的说辞安排在曹操身上也并不是完全冤枉了他,因为曹操的一大爱好就是...
读这首《赤壁》诗的时候,必须告诉大家一个事实:赤壁大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而所谓曹操铜雀台却是在赤壁大战后的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才建的。赤壁大战时并没有铜雀台,即使周瑜败了,即使"二乔"被俘了,也不会有"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结果发生。以《赤壁》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