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十四,是一位超尘脱俗之士。他即将离别李白而西去,人作这首诗赠别。“裴叔则”,即晋朝的裴楷,尝任中书令,人称裴令公,仪容儁伟,“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世说新语·容止》)因为与主人公同姓诗人借裴叔则代指裴十四,言裴十四仪表堂堂,清朗如玉山,光彩照人。“黄...
《赠裴十四》就是如此。李白用诗人的心灵,自己的品格和审美情趣,去感知对方,因此,在裴十四身上,读者看到了诗人的个性、气韵和精神,沈德潜说:“黄河落天二语,自道所得。”(《唐诗别裁集》)李白也亲历“身骑白鼋不敢度”的社会环境,也同样具有“金高南山”难买一顾的品格,也同样为世俗所不容,甚至到达“世人...
赠裴十四,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赠裴十四(唐)李白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注释 裴十四:当是裴政,为李白好友,“竹溪六逸”之一。“朝见”二句:裴叔则,即晋朝的裴楷,尝任中书令,人称裴令公,仪容儁伟。《世说新语·容止》:“裴...
《赠裴十四》译文及注释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见君如见晋人裴叔则,如行玉山之上,朗然照人。裴叔则:即晋朝的裴楷,尝任中书令,人称裴令公,仪容儁伟。《世说新语·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头乱服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此以裴叔则喻裴十四。
赠别诗,除了抒写离绪别情以外,还可以颂美离别者,描绘和刻画他们的形象、思想、品格、精神面貌,表达诗人对他们的钦慕、敬仰的感情。《赠裴十四》就是如此。李白用诗人的心灵,自己的品格和审美情趣,去感知对方,因此,在裴十四身上,读者看到了诗人的个性、气韵和精神, 向下展开更多李白...
李白古诗《赠裴十四》全诗赏析 《赠裴十四》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赠别诗。此诗以晋之名士裴叔则喻裴十四,称赞裴十四容仪之俊美,心胸之阔大,态度之高亢,而不为世人所知,只好若天上之浮云,飘然世间而无所用。 赠裴十四⑴ 朝见裴叔则, 朗如行玉山⑵。
《赠裴十四》 原文: 朝见裴叔子,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骡欲何处,且欲东巡游泰山。 须裴回舞袖拂秋云,歌扇向人开素月。 闲居作赋,绮错婉媚。 尔非怀归人,安此谩流客。 注释: 裴叔子:即裴十四,叔子是尊称。 朗如行玉山:形容裴十四风度翩翩,如玉山上行,光彩照人。 黄...
赠裴十四译文及注释 译文 见君如见晋人裴叔则,如行玉山之上,朗然照人。 君之胸怀之阔大,如黄河落天,直入东海,当纳入其间矣; 君之浩瀚,即使是河伯也不敢骑白鼋冒然横渡;君之高大,即使是金高南山买君一顾,也是值得的。 君徘徊于六合之中,而无相知之人,如今看天上的浮云,即将飘然西去矣。 注释 裴十四:当...
(1)“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写出其仪容俊伟、光彩照人;“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以奔腾的黄河水,象征裴十四宽阔宏大的襟怀;“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在那险恶的政治环境里,襟怀豪迈的裴十四不肯摧眉折腰,不肯为富贵而忘义,赞扬裴十四高贵脱俗、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