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1月5日,在扬州东北部被击败,东捻军覆灭,赖文光被俘。赖文光怎么被捕的,说法有好几种,这里采用薛福成的记载:赖文光强行过河,到达扬州湾时,已经手无寸铁,饥饿疲惫到达极点,竟然闯入民家掠夺食物。恰逢天降大雨,淮军将领知道贼已无退路,夜晚率领水师发起攻击。各营勇士争先恐后掠夺牛马财物,收获颇丰。...
赖文光的主意挺不错的,他说等敌人团队还没完全到位时,咱们得留着大招别放,可惜这个点子没被采纳。这说明赖文光虽然挂着统领的名头,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完全的掌控权。这很平常,毕竟赖文光的人马有限,这在农民起义里是很常见的现象。那么这个说法到底靠不靠谱呢?不清楚。可能这个人不太出名吧,我翻了好久都没找...
赖文光的大军没到半年,兵马就像滚雪球似的涨到二十万,可以说,当时赖文光手里握着的那可是一副绝佳的牌。赖文光一路从泸州到河南,还一度打到了陕西,把西安都当成了囊中之物。陈玉成的布局意图,也在赖文光的北伐过程中渐渐显现。要是接下来顺顺当当,割据西北,建立根据地不是没可能。可就在这时,前方传来告急...
于此同时,赖文光考虑到部队人数众多而补给困难,长期流动作战也需要修整,遂于1866年10月,在河南中牟将部队一分为二,一部由张宗禹率领,西入陕甘,联系当地回教,是为西捻军,一部则由赖文光、任化邦,继续在中原地区活进行反清动,史称东捻。东西捻军互为犄角之势。1867年2月,东捻军在山东准备渡过运河到达东部...
赖文光,最早参加金田起义的一位广西人,和其他太平军将领们不同,他读过书有文化,参加起义后其实一直是担任文官职务。作为太平天国中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而且他还是洪秀全的小舅子,也算是皇亲国戚,自然不用去过“刀口舔血”的战争生活。毅然弃文从武,初期鲜有战功!但是文官在太平军中并没什么前途,所以当时...
在这个过程中,一位名叫赖文光的将领开始崭露头角。赖文光原是太平天国的一名中级官员,他的故事开始于太平天国的兴起期。太平天国在1851年金田起义后迅速扩张,赖文光在这个过程中显示出了过人的才智和勇气。他最初负责行政和后勤工作,但很快就表现出对军事战术的敏锐理解和领导能力。1862年,天京西部的屏障安庆陷落,...
赖文光是广西人,老早就参加了拜上帝会和太平军,在太平军中算是老资格了。早先,他主要是做文官的。天京变乱后,人手不够了,赖文光就不做文官改当武将了,在江北当督师,帮着陈玉成到处打仗。1861 年 3 月 10 号,赖文光的队伍在安徽把清副将余际昌的部队打得大败,拿下了霍山。陈玉成打下黄冈后,让赖文光...
手握重兵的赖文光,有能力在西北自立为王,建立自己的政权。但他没有这样做,因为心中始终牵挂着这个他视如生命的组织——太平天国。它代表了老百姓的心声,也体现着他们的理想。赖文光决心要回天京救援,恢复太平天国的统治秩序。在他看来,自己的荣辱福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国家的未来。他必须保卫太平天国这个...
此时的太平天国,名存实亡,而残存的捻军,就像风中之柳絮,四处飘零,无所归依。赖文光的到来,如同一股强风,迅速将这两支濒临绝境的武装力量汇聚起来。捻军过去多以宗族为纽带,内部派系复杂,各自为政,导致兵力虽多,却常常被清军各个击破。面对这一局面,赖文光借鉴了太平天国的经验,对捻军松散的组织架构和...
太湖之战是他的成名战。1860年冬,陈玉成主力被湘军围困,赖文光带着五千矿工绕道大别山,用桐油浸透的麻绳吊下悬崖,连夜火烧清军后营。当浑身是血的他拎着敌将首级冲进中军帐,陈玉成解下随身短刀塞给他:"早就看出你不是舞文弄墨的料!"二、两次致命抉择:忠诚与野心的残酷角力 第一次:西安城下的"回头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