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原告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只得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停止对原告进行人身攻击、辱骂、人格侮辱、电话骚扰等行为,被告就上述侵犯原告名誉权的行为在《玉林晚报》上向原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被告兰某某在《玉林晚报》登报为原告黄某某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第二项内容需经本院审核,若逾期不履...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著作权侵权纠纷的消除影响和赔礼道歉通常是混同适用的,在范某某、齐齐哈尔广播电视与齐齐哈尔市明月岛风景区管理处侵害著作权纠纷一案民事判决书中,[5]针对被告齐齐哈尔广播电视台应否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的争议焦点,二审法院认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作为侵害著作权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之一,主要适用于侵权行为...
父亲与邻居发生口角,男子拍下短视频并发到网络,邻居以损害自身名誉为由将男子告上法院。澎湃新闻11月20日从温州瑞安法院获悉,该院日前审结一起因在网络上发布短视频而引发的名誉侵权纠纷案。法院判决被告在其名下某短视频账号上,公开向原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原告精神损害赔偿金1000元。木某(化...
5月19日上午,张某侵害袁隆平院士名誉、荣誉民事公益诉讼案当庭宣判,法院判决:被告张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在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该案由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2021年6月,天津检察二分院在履职中发现张某多次在网络发表侮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六条规定,因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停止侵害、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赔礼道歉既可以作为单独的侵权责任,也可以与其他形式的侵权责任并行,赔礼道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受害人的人格尊严和精神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和...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是一种澄清事实行为,针对的是不实陈述,消除影响与赔礼道歉是两种不同的民事责任。2014年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6条则明确了赔礼道歉可以采取在网络上发布公告或者公布裁判文书等合理的方式执行。民法典第一千条沿袭了这一规定。(二)执行...
第一千条 行为人因侵害人格权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应当与行为的具体方式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 行为人拒不承担前款规定的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发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书等方式执行,产生的费用由行为人负担。
一男子因怀疑同事泄露个人行踪,多次在微信群内辱骂同事,最终,东城法院认定该男子侵犯名誉权,判决其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医疗损失费、精神损失费。怀疑同事泄露个人行踪 微信群内多次辱骂 王某系北京某公司股东及法定代表人、任执行董事,黄某原为该公司股东,任副总经理,两人在一起共事多年。2022...
人格权纠纷执行案件涉及到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等行为请求权的执行,也涉及到人身损害赔偿等金钱债权的执行,执行中需要综合考量申请执行人人格权保护及被执行人合法权益,使人格权纠纷案件的执行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为总结关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