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资源错配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组方差分解法:从总错配系数中分解出了"组间方差"用于测算由某一因素造成的资源错配程度,实现了不同扭曲因素之间的跨期可比,为分析比较错配的来源及其变化趋势提供了标准化的方法.基于该方法,本文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选取了文献中六个被广泛讨论的扭曲来源,即企业所有制,...
本文在Hsieh and Klenow(2009)资源错配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组方差分解法”:从总错配系数中分解出了“组间方差”用于测算由某一因素造成的资源错配程度,实现了不同扭曲因素之间的跨期可比,为分析比较错配的来源及其变化趋势提供了标准化的方法。基于该方法,本文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选取了文献中六个被广泛讨...
资源错配的来源, 趋势与分解 来自掌桥科研 作者郎昆,刘庆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效率已经有了明显改善,然而各类非市场因素造成的结构性资源错配仍旧长期存在,影响着企业生产率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认为在研究资源配置效率时,既要关注其静态的水平...
本文在Hsieh and Klenow(2009)资源错配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组方差分解法”:从总错配系数中分解出了“组间方差”用于测算由某一因素造成的资源错配程度,实现了不同扭曲因素之间的跨期可比,为分析比较错配的来源及其变化趋势提供了标准化的方法。基于该方法,本文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选取了文献中六个被广泛讨...
(2009)资源错配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组方差分解法:从总错配系数中分解出了"组间方差"用于测算由某一因素造成的资源错配程度,实现了不同扭曲因素之间的跨期可比,为分析比较错配的来源及其变化趋势提供了标准化的方法.基于该方法,本文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选取了文献中六个被广泛讨论的扭曲来源,即企业所有制,...
本文在 Hsieh and Klenow(2009)资源错配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组方差分解法∶从总错配系数中分解出了"组间方差"用于测算由某一因素造成的资源错配程度,实现了不同扭曲因素之间的跨期可比,为分析比较错配的来源及其变化趋势提供了标准化的方法。基于该方法,本文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选取了文献中六个被广泛讨论...